閑話閑說

閑話閑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城,作家,编剧,摄影师,文化项目策划者。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字,以小说《棋王》著名。其他陆续有剧本、杂文、评论等;1985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驻校作家;1992年,获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驻市作家;1995年,香港科技大学驻校艺术家;2000年,台北驻市作家;2014年6月,出版《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一书,获选中国书业年度图书。

2005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评委;2006年,为《刘小东新作:多米诺》制做图片记录和纪录片;2008年5月,获邀为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大师课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出版者:新經典文化
作者:阿城
出品人:
页数:2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8-21
价格:NTD2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9689298
丛书系列:阿城作品集
图书标签:
  • 阿城 
  • 杂文 
  • 散文 
  • 台版 
  • 还有文学 
  • 初版 
  • 中文 
  • A阿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將理論化為閑話,把專業術語藏入閑說,

說世界大眾,聊約定俗成。

華語作家中的作家:阿城,一堂最醒腦的文化課。

經典講座,唯一一字不刪版

二十五週年紀念版,增收二0一六年新講座萬字長文

◎關於本書及新版

《閑話閑說》收錄阿城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三年間關於「中國世俗和小說」的演講稿,有些是公開在眾人前演講的,有些則是他和朋友閑談的紀錄,成文雖在不同時期,連串成篇卻儼然一部首尾貫通的中國小說簡史,立足於「世俗」二字之上。

一九八四年阿城發表中篇小說〈棋王〉,一鳴驚人,震驚整個華語文壇,蔚為傳奇。台灣作家如朱天文、朱天心、唐諾、張大春,莫不折服於阿城,名導演侯孝賢亦引以為師。阿城筆下的世界,乍看是文青下鄉的閱讀與生活,其實有著他與人不同的文化構成所獨有的見地與人生觀。他能從世俗市井,提煉出蓬勃生命故事。談文化不高蹈,行文簡練觀點獨到,文字旨趣在於世俗,語言卻澹然雋永。作家王安憶曾評價阿城的風格為當代作家少有,而阿城的文集《閑話閑說》,正是他看似清談實則是對時代最有定見的思索。

《閑話閑說》最初版本就是一九九四年由台灣時報出版,簡體版五年後才有,且刪除許多。近年中國新編此書收錄阿城文集中,作者堅持將當年遭刪除處以空格顯示。只有台灣中文繁體版是唯一一字不刪版本。二十五週年紀念版中,新收錄二0一六年作者於北京人民大學以〈中國世俗與中國文學〉為題的講座內容,文末並有現場讀者提問和作者回答。

◎這些事情,阿城怎麼談……

 阿城談文化

文化是一種關係。文化不等同於知識。現在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常常是指他有知識,但是對於中國來

說,文化不是一種知識,它是如何處理相互間的關係,是處理成「文」,還是處理成「武」。

 阿城談寫作

我以為寫小說真的是很個人的事情。你想怎麼寫都可以。譬如說先寫題綱,醞釀,構思。但也可以就這麼踏

進去了。

 阿城談讀書

「素讀」是古人的一種讀書法,拿起文章看,不要有自己的東西,當自己是白痴,不要有主觀的偏見,讀的時候主要去弄明白别人在說什麼。之後這書要再讀第二遍,這時要做的是駁論,看作者哪些地方說得對,哪些地方不對。之後第三遍,再反駁自己。如此,一本書就能讀出五六本書。經過這方法,以後再讀其他書,速度會很快。眼睛一掃,重點都出來。

 阿城談香港

香港的飯館裡大紅大綠大金大銀,語聲喧嘩,北人皆以為俗氣,其實你讀唐詩,正是這種世俗的熱鬧,鋪張

而有元氣。香港人好鮮衣美食,不避中西,亦不貪言中華文化,正是唐代式的健朗。

 阿城談繪畫

完備的文人畫,重點在詩而不在畫。詩可以達到很高的意境,這是讀書人可以在心裡傲視制度、皇權的一個

方便法門。要知道,皇帝老了,也得學詩阿。

 阿城談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無為」是講在規律面前,只能無為,熱鐵別摸;可知道了規律,就能無不為,你可以用鏟子,用夾子,總之你可以動熱鐵了,「無不為」。後來的讀書人專講「無為」,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講越酸。

 阿城談孔孟

孔、孟其實是很不一樣的,不必擺在一起,擺在一起,被誤會的是孔子。將孔子與歷代儒家擺在一起,被誤會的總是孔子。……孔子是非常清晰實際的思想家,有活力,肯擔當,並不迂腐,迂腐的是後來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阿城生而有幸,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不幸的是,阿城的出身有欠纯正。他的父亲钟惦业是著名影人,因为执著一己艺术信念,早在50年代的运动中,即已中箭下马。如阿城自谓,在他成长的年月里,早已体会因身份有别,前途殊异的道理。文革期间,不说红卫兵,连红卫兵的喽啰也沾不上边...  

评分

读阿城的小说很难不把他想象成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棋王》、《树王》、《孩子王》,在简练至极地冷峻笔墨里写出了一股普通人的慷慨侠气,似乎一根袅袅烟篆上接千年前的悠悠古风。《遍地风流》更是在删繁去简、惜墨如金的道路上一头走到黑,仿佛将一尊雕塑刀劈斧凿到只剩...  

评分

评分

我没有看过《棋王》,好坏优劣无法评判,但我觉得,只要是小说,已经虚构,成分就不好说,技巧,还有结局,在不在读者的想象,是个大问题。所以,对于剧本,我就很怀疑自己的能力,至于这本书,我很喜欢内容,因为丰满,内容紧实,有趣,其实学术著作,有的时候就会有点学术腔...  

评分

对啊~ //@兔子睡在窝边草上:还有三言二拍,那样鲜活的市井生活啊~~我感觉中国古典文学不同于西方文学的是,他们真的特别注重日常层面,可能是因为我们本身没有宗教信仰的缘故,所以专注点就变成了现世的人生。就连鬼怪小说,也像另一个现实世界。 @咆哮女郎柏邦妮 : 昨晚@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这其实是一本阿城关于“中国白话小说发展史”的谈话和演讲集结而成的册子,自胡适先生掀起白话文运动时提倡《红楼梦》、《儒林外史》、《水浒传》时起,再到后来的“伤痕文学”“先锋文学”等作品,阿城在书中称自己是用归纳法来讨论这一“世俗文学”。这当然离不开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也可以说是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因为这一发展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颠覆”。“白话”又区别于“白话文”,一旦有了文,就有文以载道了。所以,这本书是通过归纳中国世俗小说的发展来讲中国世俗文化的起伏与颠覆,至于阿城的看法,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评分

附录中新收录阿城2016年在人大的讲座记录20余页,光冲着这点就值得收。

评分

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一些演讲合集。其主要表达的观点按我的理解可能是说小说应贴近世俗。在中国世俗部分的演讲中,不乏对毛和party的议论,估计简体版有删减

评分

非常喜欢这本,通俗而不流俗,阿城是真正有自己见解的人。多亏看的繁体版,阿城的书,这本应该是删减最多的吧

评分

最后一本台版阿城到手,幸甚至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