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

中山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恭忠
出品人:
页数:4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8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66442
丛书系列:学衡历史与记忆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观念史
  • 社会学
  • 中山陵
  • 政治
  • 現代史
  • 国族认同
  • 百年中国
  • 中山陵
  • 历史
  • 建筑
  • 南京
  • 孙中山
  • 陵墓
  • 近代史
  • 中国
  • 文化
  • 遗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山陵可谓是现代中国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历经20世纪中国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始终是国人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作者不仅细致剖析了孙中山的葬事与“再造民国”政治目标的互动过程,还进一步揭示了民国再造过程中政治权力的文化运作方式,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政治史,为社会史研究的新路径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作者简介

李恭忠:1974年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民间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侧重于公共记忆与政治文化史、近代概念与思想文化史、秘密结社与社会史等领域。著有《近代中国社会史论》(2018)、《发现底层:孙中山与清末会党起义》(2011)等,译著有《文化记忆研究指南》(2019)、《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2018)、《历史社会学手册》(2009)等。

目录信息

导言
一、 从生前到死后: 孙中山研究的视角转换
二、 事件: 文化史研究的可能路径
三、 政治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四、 叙事与历史学的“修辞”
五、 本书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再造民国: 孙中山的政治遗产
一、 孙中山晚年的思想转变
二、 去世前后的多元评价
三、 从安葬逝者到身后形象塑造
第二章
内部整合: 葬事筹备处的沿革
一、 葬事筹备处的构成与职能
二、 党内权威重建与葬事筹备处的政治角色
第三章
工程政治: 陵墓征地、设计和建造
一、 征地: 国家与民众,中央与地方
二、 设计: 一次文化传播事件
三、 建造: 国民党、专业人士与建筑商
第四章
建筑精神: 开放的纪念性
一、 选址南京的深意
二、 建筑精神的构想与表现
第五章
党葬仪式: 1929年“总理奉安大典”
一、 “党国”与“党葬”
二、 奉安大典的宣传
三、 奉安礼仪和场面
四、 “奉安”中的杂音
第六章
国之圣地: 集体谒陵与政治日常化
一、 “党国”高层集体谒陵
二、 军公教和社会团体谒陵
三、 政治规训与休闲观光的调和
第七章
新式偶像: 从“总理”到“国父”
一、 至尊的“总理”
二、 无上的“国父”
三、 “中山”之不朽
结语
征引文献
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外行人来读,这本书也很有趣。特别是对于南京人而言,可以了解一些中山陵背后的八卦典故。不过也许是学科背景不同,读的时候觉得史料稍多(当然,这可能正是历史学治学的基本功),自己发挥的稍少。不知作者是否写作时候有所顾忌,觉得文中对当前的情况有...

评分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外行人来读,这本书也很有趣。特别是对于南京人而言,可以了解一些中山陵背后的八卦典故。不过也许是学科背景不同,读的时候觉得史料稍多(当然,这可能正是历史学治学的基本功),自己发挥的稍少。不知作者是否写作时候有所顾忌,觉得文中对当前的情况有...

评分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外行人来读,这本书也很有趣。特别是对于南京人而言,可以了解一些中山陵背后的八卦典故。不过也许是学科背景不同,读的时候觉得史料稍多(当然,这可能正是历史学治学的基本功),自己发挥的稍少。不知作者是否写作时候有所顾忌,觉得文中对当前的情况有...

评分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外行人来读,这本书也很有趣。特别是对于南京人而言,可以了解一些中山陵背后的八卦典故。不过也许是学科背景不同,读的时候觉得史料稍多(当然,这可能正是历史学治学的基本功),自己发挥的稍少。不知作者是否写作时候有所顾忌,觉得文中对当前的情况有...

评分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外行人来读,这本书也很有趣。特别是对于南京人而言,可以了解一些中山陵背后的八卦典故。不过也许是学科背景不同,读的时候觉得史料稍多(当然,这可能正是历史学治学的基本功),自己发挥的稍少。不知作者是否写作时候有所顾忌,觉得文中对当前的情况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因为论文,一天时间看完。很不错,还可补充一下在中山陵前的自裁和二十世纪KMT的谒陵。

评分

补标。硕士论文期间翻过旧版本。

评分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评分

作为南京人,中山陵承载着儿时春游秋游的回忆,只是感性上的风景名胜。李教授的这部博士论文以中山陵这座建筑入手,深挖背后的历史,为我们铺陈出国民党立业伊始凭借孙中山葬事和中山陵的营造宣传总理思想、凝聚现代国族认同、巩固党国体制的目的。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让人耳目一新,也唤起我故地重游的热情,果断五星

评分

补标。硕士论文期间翻过旧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