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杨照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
著有《经典里的中国》《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等。
☀内容简介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震撼二十世纪文坛的奇书,《百年孤独》宏大繁复,引人入胜,而本书是对这部文学经典的解读。在书中,作家、文化评论家杨照以历史学和文学的双重视角,借由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马尔克斯的生活经历,探问魔幻现实主义的内在逻辑,追寻马尔克斯的文学源头,解读埋藏在《百年孤独》复杂奇谲之下的痛与真。
☀编辑推荐
读过杨照的解读,你可能才算真正读过《百年孤独》,并会燃起重读的冲动:
1.用平实又不乏生动的语言,带读者走入《百年孤独》的叙事迷宫,破译马尔克斯精心布设的密码。
2.拨开水汽氤氲的热带忧郁,让我们得以顺着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深入马尔克斯的个殊生命体验。
3.以时间感为线索,牵引出解放神学、依附理论和魔幻写实与马尔克斯写作方式的重重联系。
1957年,当时还不到30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黎见到海明威,那时海明威已经快58岁了,已经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巴黎的圣米歇尔大道上,马尔克斯就隔着街对海明威喊了一声“大师”,就是西班牙语的 Mastero。海明威回应:“朋友”。 读《流动的盛宴》时,就像看到了一副1920年的某...
评分1957年,当时还不到30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黎见到海明威,那时海明威已经快58岁了,已经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巴黎的圣米歇尔大道上,马尔克斯就隔着街对海明威喊了一声“大师”,就是西班牙语的 Mastero。海明威回应:“朋友”。 读《流动的盛宴》时,就像看到了一副1920年的某...
评分1957年,当时还不到30岁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黎见到海明威,那时海明威已经快58岁了,已经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巴黎的圣米歇尔大道上,马尔克斯就隔着街对海明威喊了一声“大师”,就是西班牙语的 Mastero。海明威回应:“朋友”。 读《流动的盛宴》时,就像看到了一副1920年的某...
评分对很多我的疑惑没有给出回答,书里写了太多的写作背景,对书中内容分析还不行。而且我发现作者很多地方写的很模糊,意思指向很不明确。我需要的是一本马瑞芳解读红楼梦那样的书啊!把内容从头扣到尾,而且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评分对很多我的疑惑没有给出回答,书里写了太多的写作背景,对书中内容分析还不行。而且我发现作者很多地方写的很模糊,意思指向很不明确。我需要的是一本马瑞芳解读红楼梦那样的书啊!把内容从头扣到尾,而且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有点啰嗦,有些地方分析的还算到位。
评分期待太高,略感失望。其中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倒是很有意思,比如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清算导致了西方左翼实力的“在地化”,比如历史理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评分这本书可能只能给了解魔幻现实主义,读过不止一遍《百年孤独》,起码熟悉拉丁美洲史的,看过《活着就是为了讲述》的人看,whatever,反正真正对这些感兴趣的人也不多。读完了,哇痛快!杨老师应该是说出了好多我模糊感应到,但是语言乏力讲不出的感受。
评分喜欢小开本
评分#????说书# 作者文笔太好啦。把一团乱麻的《百年孤独》梳理得清清楚楚。你了解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就懂了马尔克斯;懂了马尔克斯,就知道他为什么要写《百年孤独》;读完了《百年孤独》,你就知道什么是魔幻的现实。虽然马尔克斯笔下写的都是宿命,但宿命里开出的花却严肃而冷静。宿命难以抗争,可阅读终有收获。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