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微济世(医学大神14)

格微济世(医学大神1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朱石生
出品人:读库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37533
丛书系列:读库·医学大神
图书标签:
  • 读库
  • 医学史
  • 医学
  • 青霉素
  • 医学大神
  • 朱石生
  • 科学
  • 科普
  • 医学
  • 大神
  • 济世
  • 中医
  • 养生
  • 健康
  • 典籍
  • 智慧
  • 传承
  • 医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医学大神”系列以十四册、九十万字的体量,忠实再现四百年现代医学史,精细描摹十四位业界传奇大神,并穿插解说医学科普知识,是一套集传记、历史、科普于一身的大众读物。

本册介绍极负盛名的青霉素和更负盛名的弗莱明,以及寂寂无名的弗洛里团队。以下是作者为本册撰写的导读:

1848 年,弗莱明访问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位激动的市民冲出人群,到弗莱明面前跪下亲吻他那件博士长袍的下摆。

西班牙科学专栏作家马拉农给弗莱明写完一篇简介,然后发表感言:“此时此刻,我确定弗莱明就坐在天父的身边。”

人们对弗莱明如此敬仰,因为“人人都知道,是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这个提法,正如同“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都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而青霉素拯救的生命何止千百万。垂死的败血症患者,只要有了青霉素,一夜之间就能转危为安。

的确,1928年,弗莱明注意到青霉斑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也曾经想到这东西或许可以用来杀死细菌,甚至曾经试图从这种霉菌里提取杀菌成分。他尝试了几个月,没能成功,于是写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说这种青霉菌似乎有抗菌作用,但不能用于临床。那以后他就放下了这个课题,后来偶尔回顾,也只是借用青霉菌来控制培养皿菌种。

倘若不是弗洛里1939年决定拾起这个断线的风筝,青霉素很可能就永远定格在1929年的那篇论文里。

如果说弗莱明注意到青霉菌斑点的抑菌作用是起点,青霉素真正用来治病救人是终点,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一百公里,那么弗莱明只走了一公里就停下了脚步。在剩下那九十九公里艰难跋涉的,是弗洛里带领的的牛津研究小组。

而青霉素研发成功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环都罩在了弗莱明的头上。

报章的渲染与学术的真相,常常会有如此魔幻的错位。

弗洛里倒是没有太关注这些恩恩怨怨。或许,跟周游世界、接受欢呼相比,他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实验室里。

作者简介

朱石生,1961年生于南宁,1982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从医十七年,后移居加拿大,转行IT业十五年。曾于《读库》刊发《送瘟神》《天花旧事》等若干医学史文章。

目录信息

要命的感染1
应试高手弗莱明9
早期业绩25
飞来的青霉菌49
团队模式77
动物实验115
人体试验131
美国人出手149
大洋两岸169
余韵191
青霉素年表203
参考文献2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里面确实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对于几位主要人物都生平交代非常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特征明显——尽管只是在描述事实,作者的态度还是可以透过纸背显现出来。 弗莱明(1881~1955),出生于苏格兰达维尔,1901年进入圣玛丽医学院学医,1928年9月发现青霉菌,以为是一...

评分

不知道哪里来的正义感作祟,青霉素拥有的所有功劳似乎都归于弗莱明,很不服,不知道始末还好,知道一些始末后,实在不公。 现实是并不是弗莱明把所有功劳主动揽到自己身上(个体也没这个能力,而是社会舆论和传播学把真相剥解加工成了“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所以我更想记住这...  

评分

不知道哪里来的正义感作祟,青霉素拥有的所有功劳似乎都归于弗莱明,很不服,不知道始末还好,知道一些始末后,实在不公。 现实是并不是弗莱明把所有功劳主动揽到自己身上(个体也没这个能力,而是社会舆论和传播学把真相剥解加工成了“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所以我更想记住这...  

评分

不知道哪里来的正义感作祟,青霉素拥有的所有功劳似乎都归于弗莱明,很不服,不知道始末还好,知道一些始末后,实在不公。 现实是并不是弗莱明把所有功劳主动揽到自己身上(个体也没这个能力,而是社会舆论和传播学把真相剥解加工成了“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所以我更想记住这...  

评分

书里面确实是“摆事实,不讲道理”。对于几位主要人物都生平交代非常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特征明显——尽管只是在描述事实,作者的态度还是可以透过纸背显现出来。 弗莱明(1881~1955),出生于苏格兰达维尔,1901年进入圣玛丽医学院学医,1928年9月发现青霉菌,以为是一...

用户评价

评分

青霉素的发现归功于弗莱明,但它用作药物治疗,确是整个科研团队的功劳。弗洛里对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他有着前瞻性与国际性的考量,组建团队而不是局限个人,本国没法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扶持,就去寻找国际上愿意伸出援手的国家,是他的准确判断与坚持不懈的奔走使青霉素在医药治疗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拯救了无法计数的生灵。而2004年去世的席特利更不应该被忘记,是他使青霉素的提纯技术一步步向前,是他那灵活的双手与大脑不断促使青霉素生产量的增加,只不过他也很委屈,诺贝尔奖只有三个名额,弗莱明,弗洛里与钱恩平分了,而唯独落下他,在美国实验室的论文也被同事单独占据成果,他并没有抱怨,好人还是有好报的,他也是几个人中寿命最长的。他们都活了70岁左右,而席特利活了93岁。

评分

医学大神系列的最后一本书虽然名为《弗莱明与青霉素》,但弗莱明的篇章不到三分之一,与其说弗莱明成就了青霉素,不如说青霉素成就了弗莱明,因为把青霉素真正用于临床药物,有赖于弗洛里、钱恩、席特利的牛津团队;从维萨里实证解剖的时代到青霉素的发现与应用,已过去将近400年,此刻医学研究已很难通过个人奋斗取得重大突破,而到了必须跨学科跨地域团队协作的模式。

评分

胰岛素作为一种药品,不是弗莱明发明的。 这一套书的最后几本,胰岛素,青霉素,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团队合作才是主流。但是一项伟大发明,团队成员如何确定贡献?媒体和民众其实只关注故事性,但历史事实和媒体记录的故事往往大相径庭。

评分

看完了整个系列,想起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一战前的几十年,欧洲的科学艺术文化高速发展,一个黄金时代,他们以为这样的日子刚刚开始,谁知道一战来了,几十年之后二战又来了,茨威格最后自杀也就可以理解了,他的对比太强烈了。 青霉素的贡献里,弗莱明其实占了1%,但得到了99%的掌声。

评分

青霉素拯救的生命何止千百万。 1928年,弗莱明注意到青霉斑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也曾经想到这东西或许可以用来杀死细菌,甚至曾经试图从这种霉菌里提取杀菌成分。他尝试了几个月,没能成功,于是写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说这种青霉菌似乎有抗菌作用,但不能用于临床,那以后他就放下了这个课题。 如果说注意到青霉菌斑点的抑菌作用是起点,青霉素真正用来治病救人是终点,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一百公里,那么弗莱明只走了一公里就停下了脚步。在剩下那九十九公里艰难跋涉的,是弗洛里带领的的牛津研究小组。 而青霉素研发成功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环都罩在了弗莱明的头上。报章的渲染与学术的真相,常常会有如此魔幻的错位。 弗洛里倒是没有太关注这些恩恩怨怨。或许,跟周游世界、接受欢呼相比,他更愿意把精力用在实验室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