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地上

在中国大地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保罗·索鲁
出品人:后浪
页数:488
译者:陈媛媛
出版时间:2020-12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92790
丛书系列:“外国人看中国”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地理
  • 自然风光
  • 人文风情
  • 历史文化
  • 旅行游记
  • 地域文化
  • 风土人情
  • 地理科普
  • 中国文化
  • 散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编辑推荐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 影响何伟等一代旅行作家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

★ 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 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 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 冷静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随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家,发现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与时代变化

获奖记录

1989年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推荐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总能问出你心中的问题……他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独立报》

《在中国大地上》记录了保罗·索鲁在中国一年的旅行见闻,他在途中极尽毒舌之能……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讪,比如气质忧郁的方先生和登山家克里斯·波宁顿。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也我们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游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不是游记,而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下1980年代中期剧变的中国。作者堪称何伟的先驱和师傅。跨越东西南北行程、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超越迄今绝大多数国人。

——豆瓣网友

作者简介

保罗·索鲁( Paul Theroux, 1941— )美国知名旅行作家、小说家。1963年大学毕业后,到非洲马拉维、乌干达做老师。1968 年,在新加坡大学任教。1970年代初,和家人移居英国。现定居美国,并仍四处旅行。保罗·索鲁著作颇丰,火车旅行文学更是久负盛名,曾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代表作有《火车大巴扎》《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英国环岛之旅》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开往蒙古的列车 / 1
第二章 开往大同的内蒙古快线:24 次列车 / 64
第三章 开往北京的 90 次夜车 / 76
第四章 上海快线 / 106
第五章 开往广州的快车 / 145
第六章 开往呼和浩特和兰州的 324 次列车 / 167
第七章 铁公鸡 / 189
第八章 开往西安的 104 次列车 / 218
第九章 成都快线 / 233
第十章 驻足峨眉山:开往昆明的 209 次列车 / 250
第十一章 开往桂林的 80 次快车 / 267
第十二章 乘慢车去长沙和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 285
第十三章 北京快线:16 次列车 / 299
第十四章 开往哈尔滨的国际快线:17 次列车 / 311
第十五章 开往朗乡的慢车:295 次列车 / 325
第十六章 开往大连的火车:92 次列车 / 345
第十七章 开往烟台的“天湖号”游轮 / 365
第十八章 开往青岛的慢车:508 次列车 / 378
第十九章 开往上海的山东快线:234 次列车 / 389
第二十章 开往厦门的夜车:375 次列车 / 398
第二十一章 开往青海西宁的慢车:275 次列车 / 417
第二十二章 开往西藏的列车 / 437
译后记 / 47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安东尼•伯吉斯在《现代小说佳作99种》中说保罗•索鲁(Paul Theroux [旧译塞罗克斯],1941-)属于庞德所谓“绝顶聪明的群体”。旅行家塞西格去世时,BBC的讣告说他“影响了包括保罗•索鲁在内的整整一代旅行作家”,但是索鲁属于与塞西格等探险家完全相反的类型,他从不...  

评分

01 在旅行文学里的“寻根”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 1986 年。这一年,几乎就是“火车旅行文学”代名词的保罗·索鲁第二次来到中国。用一年的时间,坐二十多趟火车,他走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 六年前,他曾经坐船延长江而下,这趟旅行被他写在了《船行中国》里。这本书并未在国内出...  

评分

热爱旅行文学的读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保罗·索鲁,而熟知保罗·索鲁的人,应该都知道本书。1983年,作者出版了《船行中国》(Sailing through China)一书,记述自己乘船沿长江游中国的经历,在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他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社会在历经浩劫之后求新求变的氛围,引发...  

评分

安东尼•伯吉斯在《现代小说佳作99种》中说保罗•索鲁(Paul Theroux [旧译塞罗克斯],1941-)属于庞德所谓“绝顶聪明的群体”。旅行家塞西格去世时,BBC的讣告说他“影响了包括保罗•索鲁在内的整整一代旅行作家”,但是索鲁属于与塞西格等探险家完全相反的类型,他从不...  

评分

01 在旅行文学里的“寻根”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 1986 年。这一年,几乎就是“火车旅行文学”代名词的保罗·索鲁第二次来到中国。用一年的时间,坐二十多趟火车,他走遍了中国的东南西北。 六年前,他曾经坐船延长江而下,这趟旅行被他写在了《船行中国》里。这本书并未在国内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喜欢他的文笔和观察视角,是旅行更像是人间观察,里面很多的过客,很多路人的讲述,就是这些一点一点拼凑出一些更真实的80年代的中国,拼凑出那时候不同地方的人的思想。不在此山中就不必受此山的规矩所束缚。

评分

脑海中直接播放“开往北京滴火车,我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以及“关于郑州我知道的不多,为了爱情曾经去过那里”。Paul Theroux为了更完善地研究中国人的种种习惯,在上海快线上阅读《金瓶梅》。在上海的人民公园英语角,他认识了一名精神病医生,问他有没有遇到过妄想症患者。“美国的幻想症患者老觉得自己是乔治·华盛顿,而其他地方的患者则总是自称希特勒或者拿破仑。要是中国人得了这种病,会说自己是哪个伟人呢?”“皇帝、毛主席,或者玉皇大帝。”他在锦江饭店跟一个属蛇的姓王的人吃午饭,后者在被批斗的时候被迫写他们给他定好的题目,比如《我为什么喜欢查尔斯·狄更斯》《我为什么喜欢莎士比亚》。“我觉得,他们是想让你写为什么不喜欢他们。”“这太可怕了,每天从单位回来,晚上还要写六页,然后他们还要说你写的是狗屎…”

评分

是否删减不敢说,但是整体评分感觉高了。保罗.索鲁努力的保持客观、犀利的角度,但也难免透露出西方人骨子里对于中国的偏见(或者叫不了解)。不过庆幸吧,算是在国内比较开明自由的时候来的。要是现在来走走,环境是好了,但是嘴得缝起来。

评分

“中国人在25岁前看着都挺年轻,但从那之后就开始变得憔悴”… 哭了…

评分

你从未读过的船新简体字译本,译笔流畅,装帧精美。据说译者还是cuhk的知名美女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