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和,1909年生,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能写曲、填词、亦工诗。原籍安徽合肥,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苏州。上海光华大学毕业。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1956年与俞平伯创立北京昆曲研习社,编辑《社讯》并演出昆曲剧目多种。写有诗词近百首,散文多篇。出版《书的故事》、《多情人不老》,并自编家庭刊物《水》本书是她绝大部分散文的结集。
《曲终人不散》作者张允和生于合肥名门世家,其曾祖张树声跟随李鸿章打仗出名,是著名的淮军将领,官做到了直隶、两广和两江总督。 张允和有姐弟十人,受其父张武龄的影响,从小都接受中西文化的教育,后各有所成。其中四姐妹(大姐元和、二姐允和、三妹兆和、四妹充和)又都与文化名人结姻缘,因而更加闻名中外。她们的夫婿依次是昆曲艺人顾传玠、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著名作家沈从文和汉学家傅汉思。 张允和写自己及其家事的文章,散见于她和兄弟姐妹合办的家庭杂志《水》、几本旧作和与丈夫周有光合著的集子里,未曾集中出版过。今年是张允和逝世六周年和冥寿一百
用了小半个下午带小半个上午的时间,算是一口气读完了《曲终人不散——张允和自述文录》,没有读完许多书之后的疲劳或者惘然若失,只感觉到宁静的喜悦,那种喜悦是一种生命的大欢喜,并非排山倒海而来,却充塞着整颗心。 张允和先生的文字流畅素朴,纯真浪漫,用“清水...
评分张允和文集《曲终人不散》已经和读者见面,周有光的文集预计出版3本,很快上市。两人的文集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学术成就,更有情感点滴。 名门世家 文坛佳话 2012年1月13日是周有光先生107岁的生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和龑社长表示:“要 把中国真正有价值的,反映我们民...
评分都说十年翻天覆地,十年沧海桑田,但读着张先生的文字,体会这百年前民国的故事,看着故人留下的照片,总感觉并不那么遥远,这份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像电视剧中的情节,更像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时代在变,情感不变,这也正应了张先生那句“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
评分平实的语言里包裹着厚实的情感,似乎每一颗字里都潜藏着深深的怀念与感激。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怀念兄弟姐妹间的趣事,怀念水到渠成的爱情小事,也感激身边的人无尽的包容和爱。 而对于身边至亲一一离去,人生在不得已中跌落谷底,那种莫大的悲痛也是在最平静的语言中渗透出...
评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林易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1730/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阅读张允和文集, 让时光在优雅和美丽中回旋。” “张家四姐妹"的名声很大,美女加才女,提起的人都是赞不...
和《最后的闺秀》里许多篇文章是重复的。买了那一本就不建议买这本了。看来有些书还是要去书店翻翻才能买的。特别是同一个人的回忆录。不同的书名收录的也许还是一样的文章哪。
评分我是张充和的粉丝来着,有关她的再多点就好了。
评分温暖又不无厚重感的叙述,即便描述文革也是悲悯惋惜多过伤痛自怜。
评分真是令人妒忌的名門一家子。
评分还没找到那句让很多人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十分冷淡存知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