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1915—2005)
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美国戏剧三大家,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著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代价》《美国时钟》等多部戏剧。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评论奖、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等。
“你想要真正的生活,而这代价不菲。”
★“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堪比《推销员之死》的晚期力作
★ 四项艾美奖得主,两项托尼奖提名
★ 现代版“该隐”与“亚伯”之争
《代价》是阿瑟•米勒于1967年创作的一部两幕剧。它是一场家庭博弈,从对旧家具的定价分配穿透到人为自己的人生抉择付出的代价。大萧条之后,维克托·弗朗茨为供养被股市暴跌击溃的父亲,中断大学学业成为警察,两人带着过去优渥生活的残余蜗居在叔伯房子的阁楼上。30多年过去,旧房将被拆除,维克托回来出售他父母的遗产,他的妻子埃丝特、哥哥沃尔特和精明的家具商人所罗门各有自己的打算。兄弟二人揭穿彼此不愿承认的尘封往事,最终,维克托必须去面对自己的牺牲。
自1968年宽街首演起,《代价》数度复排,获得两项托尼奖提名;改编电视剧获得四项艾美奖提名并将其二收入囊中。
原本以为这本书只是一个剧本而已,但实际上却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和矛盾,展现出一幅纠葛复杂的人间景象。 维克托与沃尔特围绕着老屋的家具买卖,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与和解之旅,“我们是兄弟。就像两条道路,看上去不同,但其实是从同一个困境岔开来的。或者几乎就像是——(他...
评分原本以为这本书只是一个剧本而已,但实际上却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和矛盾,展现出一幅纠葛复杂的人间景象。 维克托与沃尔特围绕着老屋的家具买卖,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与和解之旅,“我们是兄弟。就像两条道路,看上去不同,但其实是从同一个困境岔开来的。或者几乎就像是——(他...
评分在生活的面前,好像每一个人都没有赢。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支离破碎抗争,也在挣扎中发出对他人最后的反抗。阿瑟米勒说兄弟二人的矛盾代表了社会矛盾的核心,这句话也让我意识到我还不曾理解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更大的社会议题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如同阿瑟米勒评论自己...
评分很好看,这部和《桥头眺望》都很好看,一口气读下来最好,三一律还是个硬铁律,足够把两个人的一生都写进来了——这里写了三个人的一生。他观察到了美国社会发展中不少人们的精神隐痛,这些人里有过的很体面的,医生、律师,也有过的很辛苦的人们,埃迪这样的码头工人 、移民黑...
后劲很大的剧本,有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觉,家庭伦理+社会派+心理博弈,兄弟俩的性格命运互为映射,带有哲学色彩,家具商人作为“局外人”冷眼旁观增添一抹黑色幽默,总体上是非常棒的作品,与《萨勒姆的女巫》并列为我最喜欢的两部阿瑟·米勒,前言里还介绍了阿瑟·米勒许多好剧本可惜都没有中译(比如《大主教宅邸的顶棚》看标题就超级想看只能搜原文了)
评分后劲很大的剧本,有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觉,家庭伦理+社会派+心理博弈,兄弟俩的性格命运互为映射,带有哲学色彩,家具商人作为“局外人”冷眼旁观增添一抹黑色幽默,总体上是非常棒的作品,与《萨勒姆的女巫》并列为我最喜欢的两部阿瑟·米勒,前言里还介绍了阿瑟·米勒许多好剧本可惜都没有中译(比如《大主教宅邸的顶棚》看标题就超级想看只能搜原文了)
评分【与木木共读一本书NO.41】像许多人谈人生谈理想,实则背后在谈的是自己,有想法有抱负有前途,最了不起;当维克托、沃尔特兄弟俩谈起过去、父亲、彼此时,二人实则在谈的是自己选择的正当性,以及因选择背负的牺牲与承担的代价,并试图通过道德谴责索取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补偿。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句老话更多时候表现为盲目的乐观主义。人与人间误会之多,出于不懂沟通、表达,一个觉得不必说,一个抱怨未曾说;以及懒于协商、退让。一个觉得应取舍,一个怨恨未曾做。
评分那些尖锐的家庭对话,被刺痛的心,恐惧与操纵的欲望,为摆脱良心上的谴责指责他人,谁又不是生活在泥泞里呢
评分精彩,兄弟二人的心理、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他们二人都向对方证明了对方所深知却不敢面对的事情。最终,他们每一个都在向对方索要早已丧失于时光中的东西,结果只能触碰到自己的生活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