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谜题

金融的谜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晓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经济学博士,研究员。2005年和2011年分别获第十一届、第十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3年获首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undell-Huang Prize)。获中国金融学会第六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评比一等奖。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朱鸿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张晓朴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21-6-20
价格:7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250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近20年来国内少有的对德国金融体系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比较研究。中国与德国在经济金融发展上存在诸多相似性特征。中德两国金融体系的银行主导特征都十分明显,国有或公共金融机构比重高,两国都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出口导向性特征明显,两国都实行大陆法系等。德国金融体系成败得失都耐人寻味,可以为探索中国的金融发展道路带来很多启发。

本书基于对德国金融一手文献的掌握和验证,辅之以与美国、英国、日本及欧元区金融体系的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了德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银企关系、去杠杆、货币政策、住房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银行、合作金融和股票市场等问题,力求在弄清德国金融体系基本事实和内在运行逻辑的基础上,为中国金融改革借鉴德国经验提供启示。

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德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评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评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评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评分

本书研究切入的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这个时点上接触这本书,可能是因为看到我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出台了诸多规范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以及互联网行业的新政策,然后听到一些券商投行提出摒弃英美资本驱动型模式,转而学习德国抑制金融、专注实业模式的论调。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今年读过的印象很深刻的一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概括性语言总结出来,读起来没有纯学术著作那么累。更重要的是,在今天正在实施的很多宏观政策中,可以看到这种德国化的思路。这是一种分类施策、扬长避短的思路,在对传统和成熟行业的调控中,这一思路是主线,典型的是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长期来看是温和的金融压抑,控制整个实体经济的金融中介和交易成本。而在成长和新兴行业中,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典型的如全面注册制改革,科创板、北交所的相继开设等,以算大账不算小账为主,尽快催生在全球具备竞争力的创新性产业。站在对改革以来成败得失回望再出发的角度,这本书很值得揣摩深思。

评分

讲了半天,呵呵,说到底一句话:能不能在不大改(私有)的情况下,继续稳金融、稳实体?答案是,能!德意志兰行!咱也行!(其实不一样的,人家银行虽然私有比例低,但也有60%……)说到底,是改的锐气不够了。另外,开篇李扬谈楼市,真,呵呵……再另,研究的文献里面,有德文的么?一帮拿着二手英文文献的“金融专家”在研究德意志兰的金融体系……

评分

没逻辑的车轱辘话倒腾说

评分

最近都在说学习德国的经验,走一条不同于英美的道路,从教育的双轨制、到崇尚实业精神、到房产调控发展租赁市场、再到今天反复强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书是从金融的角度探讨德国银行主导模式的优劣,问题导向十分明确。对于追求股东回报(利润导向,上市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承担公共使命(既要又要还要?)来说,兼顾是困难的,作者从德国的关系型(协调型?)银企模式(区别于英美的交易型,一切从报表数字出发)、管家银行(类似于开立基本户,但是却比基本户的权利和责任都要大)、银行对企业的约束力(监事会的席位,重大决策的参与)等等方面给出了答案,很有意义的思考,但也仅止步于此,理论与实践隔着鸿沟,再往深也不是我们能看到的内容了。对政策性银行转贷款与地方小银行合作扶持小企业这一视角值得关注,可能是下步改革方向。

评分

最近都在说学习德国的经验,走一条不同于英美的道路,从教育的双轨制、到崇尚实业精神、到房产调控发展租赁市场、再到今天反复强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书是从金融的角度探讨德国银行主导模式的优劣,问题导向十分明确。对于追求股东回报(利润导向,上市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承担公共使命(既要又要还要?)来说,兼顾是困难的,作者从德国的关系型(协调型?)银企模式(区别于英美的交易型,一切从报表数字出发)、管家银行(类似于开立基本户,但是却比基本户的权利和责任都要大)、银行对企业的约束力(监事会的席位,重大决策的参与)等等方面给出了答案,很有意义的思考,但也仅止步于此,理论与实践隔着鸿沟,再往深也不是我们能看到的内容了。对政策性银行转贷款与地方小银行合作扶持小企业这一视角值得关注,可能是下步改革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