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我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1884—1937),“十月革命”后对苏维埃文学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同时也极具传奇色彩的作家,他不仅文学造诣极高,同时也是苏联早期最优秀的船舶制造工程师之一。因曾在英国学习、生活多年,扎米亚京精通英语,为人极为绅士,早年的作品也颇具“英国腔调”。早在“十月革命”之前作家便多次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在“十月革命”之后,作家没有改变支持革命的初衷,但是对过于严苛的审查制度表示不满,因此引起了当局的排斥。之后他的作品开始遭到封禁,最终作家本人也被迫移居巴黎,并在巴黎渡过余生,但终其一生都保留苏联国籍。作家的传世之作《我们》最初于1924年在英国出版,但直到1988年这部作品才正式在作家的祖国与读者见面,《我们》也被认为是“反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扎米亚京以“著名反乌托邦主义作家”闻名于世,但是实际上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不仅是公认的语言大师,更是继承了兼顾思想与文学性的伟大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经典文学大师。

出版者:
作者:[苏联] 扎米亚京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白桦熊
出版时间:2023-1
价格:68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90401
丛书系列:独木舟译丛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以1928年首次出版的存档手稿修复版本为翻译底本

全书俄文直译 展现令人捧腹的苏联式幽默

译后记剖析作家心路历程

~~~

本书为扎米亚京的小说作品集,包含作家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我们》,以及三个早期作品:《僻县》《岛民》《捕人者》。

《僻县》是最早为扎米亚京赢得声誉的 作品,其中描述的“无视道德而又贪得无厌的动物本性”的形象至今为人称道。《岛民》和《捕人者》两篇小说创作于作家旅居英国的最后两年,因此这两篇小说也极具“英国腔调”。在这两部作品中,作家就像在《僻县》中批判俄罗斯毫无生机的生活那样,无情地鞭笞了所谓西方文明里世界机械式无意义的生活。这几部作品也为后来《我们》的创作打下了根基。

《我们》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第一部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除了反乌托邦元素,小说中还鲜明地论述和剖析了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心理与哲学、爱情与工业也同样是小说的架构性主题。与其说乌托邦或反乌托邦题材的特色催生了扎米亚京的想象力,不如说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作者本人力求摆脱现实引力的结果,也是他又一次检验各种思想正确性的大型艺术化实验。与其说未来世界的法则和科技发展的预期辉煌成就是读者的兴趣点,不如说主人公因心态失衡而造成的矛盾冲突才真正直击人心。也正因如此,这些创作距今已经超过百年的小说,不仅在今天依然毫不过时,甚至为人们带来了更多有益的启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小说被誉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考虑到这本书的成书时间,确实有其开创性,况且个人觉得这本小说不论是文采还是构思以及叙事方式都是比较值得称道的,也许它没有之后的《美丽新世界》《1984》的圆滑完满,但是却自有其特色。 这本书叙事采用第一人称,选取的是一个对于...  

评分

这本小说被誉为反乌托邦小说的开山之作,考虑到这本书的成书时间,确实有其开创性,况且个人觉得这本小说不论是文采还是构思以及叙事方式都是比较值得称道的,也许它没有之后的《美丽新世界》《1984》的圆滑完满,但是却自有其特色。 这本书叙事采用第一人称,选取的是一个对于...  

评分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 我们一直以为,当理性超越了感性,人便是其自身,人便可以解脱出来。这条线影响了马克思,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逻辑、证据,事物之所以为事物,因其理。但是一...  

评分

在听说有这么一本书的几年后,我终于得到了一本扎米亚京的《我们》,它是这个焚书年代里的文学奇品。在查阅了格列布·斯特鲁韦的《苏俄文学二十年》后,我发现其历史是这样的: 1937年去世于巴黎的扎米亚京是俄罗斯小说家、评论家,他既在十月革命前,也在其后出版过几本书。...  

评分

《我们》一书成书于1920年(请注意这个时间,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进而建立苏俄),一直没法在苏俄——或者叫苏联——国内出版,1924年在国外以英文版出版,而作者也最终流浪国外客死巴黎。 那些劳什子的什么“焚书时代的文学奇品”(乔治•奥威尔语)之类的话就不说了,在...  

用户评价

评分

要让人免于犯罪,首先要让人免于自由。顺从是美,自由是罪,所有秩序之外的东西都应被切除,比如幻想。这样个体人才能在必须幸福的义务里获得幸福,也只有这样整体人才能把握住权力。

评分

春节共读,白桦熊老师翻译很好。故事本身没有1984来得冲击强,可能囿于作者写书的环境或者纯粹是我个人的读书体验,《僻县》读出了中国乡土文学气息,真神奇。

评分

“一只公鸡有一个坏习惯,总爱比别的鸡早叫一小时。主人因此陷于尴尬的处境,最终砍掉了这只公鸡的头。”《我们》就是这只波斯公鸡。

评分

第二次在春节云共读!

评分

十年后重读新译本,白桦熊老师的译本极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