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笔迹(上):律师思维与写作技能》从追问法律职业的现实选择和法律职业新人如何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命题入手,以我10多年的真实律师生涯经历、社会热点案例和经验总结为材料,涵括了法律思维、文书文法(语法、句法和词法)、各类文书写作和修订技巧、真实案例、写作技能测试和实务写作进阶训练等内容,以一个法律职业人的眼光,总结了法律思维与写作在实务操作当中的经验、技巧和理论体系。
这是一本讲求实践经验和理论充分结合的书。我非常赞同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霍姆斯的观点,“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我相信,市面上已经有一大堆文书范本、模板、指南之类的书籍,读者不缺范本,缺的是范本背后的东西——法律思维和写作技能。与其给初学者提供一大堆不知就里的文书模板和理想化的写作标准,倒不如提供这样一本的经验之谈和真实案例,尽管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错误,但至少它来源于真实。
书中俯首可拾、启发思考的是智慧的光芒——法律思维。文字不过是思维的外化,唯有思维才是写作的基础和灵魂。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律文书写作研究过于注重外在文字表述形式而忽略内在思维规律,导致理论和实务严重脱节。《思维的笔迹(上):律师思维与写作技能》摒弃纯理论研究,立足于实务操作技能,创新性地提出了法律思维模型——棱椎模型,总结了写作和谐律、写作法则、合同写作的七种武器、文书四段论、诉状七段高手等大量新鲜内容。无论在立意、选材还是写作方法上,《思维的笔迹(上):律师思维与写作技能》都与市面上的同类书籍不相雷同,力图为读者奉献出一场实务技能的思维盛宴。
如果说到《思维的笔迹(上):律师思维与写作技能》最有特色之处,应该就是有趣。正如王小波在他的小说《红拂夜奔〈序〉》里所言:“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在我看来,法律文书虽然讲究专业知识、逻辑和严谨,但仍然可以写得美丽动人,生动有趣。只不过,法律文书的美犹如夜空的烟花,偶尔绽放于文书表面,更多的是时候,默默地潜行于文书字里行间,思维深处,轻易难寻其芳踪。那些只懂得将法律文书写得晦涩难懂的律师,拥有的只是一颗“枯燥的灵魂”(狄更斯语)和无趣的工作,这正是法律人的通病。
我理解的:案件分析中的方法论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黄雨 在现实中,我们遇到的案件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些时候案件本身都有些匪夷所思。而案件当事人更是形形色色,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甚至其解决问题的方案都不在于案件诉讼本...
评分整体写作风格偏向散文,看完后没有多少印象深刻的收获。很多东西可以一笔带过却长说一番,需要步步指引详细解说的,却肤浅了事。 对于书名“思维的笔迹”,本书并没有着力提升读者的思维能力,虽然单列了“思维篇”,但其中“思维方法”和“思维流程”仅粗浅的...
评分我理解的:案件分析中的方法论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黄雨 在现实中,我们遇到的案件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些时候案件本身都有些匪夷所思。而案件当事人更是形形色色,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甚至其解决问题的方案都不在于案件诉讼本...
评分本书不单单是一部教你怎么样制作法律文书(主要是非诉业务)的书,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一些经验和法律思维,很适合年轻律师学习,其他法律职业也可参考。 不过该书内容有点多,阅读时...
有告诉说律师到底在做什么,讲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评分朋友介绍的~感觉非常一般,实用性有点,但比起某些法律工具书都差很多。对书中很多观点不赞同。
评分很有实用价值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从专业律师的角度,阐述如何进行法律写作,而且不单单是“技”,更为可贵的是,从“道”的角度,从思维与专业态度的角度,说明了应采取的方式与方法,而且结合了相关案例。
评分重装再版,的确有意义,只是宣传不到位,很多人都不知道原版变成了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