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美] 理查德·耶茨
出品人:华章同人
页数:300
译者:侯小翊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005276
丛书系列:电影文学馆
图书标签:
  • 理查德·耶茨
  • 小说
  • 美国
  • 外国文学
  • 美国文学
  • 电影《革命之路》原著小说
  • 革命之路
  • 电影原著
  • 革命
  • 历史
  • 道路
  • 奋斗
  • 中国
  • 时代
  • 精神
  • 进程
  • 探索
  • 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革命之路》系美国被忽视的文学大师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于1961年,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摘得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桂冠,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建议他们抛弃革命山庄的一切,迁往巴黎寻找激情与梦想。弗兰克知道后很是兴奋,但别人并不以为然。恰在此时,他得到难得的晋升机会,爱波也再次怀孕。

大好前途当前,弗兰克背叛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并设法要妻子留下。但他的计划被戳穿,爱波与其大吵一番后,决定流产,意外发生了……深受打击的弗兰克搬到城里,但新的住户源源不断地来到革命山庄,那里的生活依然继续……

作者简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国小说家,被文学史长期不公正对待的大师,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耶茨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一生落魄不堪,烟鬼兼酒鬼,共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1961年,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发表,引起轰动,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于次年出版,被评论界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他后来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扰乱和平》(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好学校》(A Good School,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等。耶茨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称,艺术风格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文学大家。美国很多作家都对耶茨赞誉有加,如著名黑色幽默作家科尔特·冯内古特。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作家,理查德·耶茨实在是个失败者。这个被称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的男人,一生与孤独为伴,生活糟糕透顶,执迷于酗酒、抽烟,数度离婚,数次进出精神病院。晚年独自住在蛛网密布的小屋子里,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凉。 他在世的时候,作品无人问津...  

评分

Revolutionary Road,书名十足的反讽。有栋房子,闲暇时修修门口的小石子路,还有意外的升职加薪,偶尔出出轨,似乎弗兰克的生活好得不能再好了,除了孩子。跟戴维·洛奇的《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一样,激情过后,那个Gift该怎么处理:“关于性存在某种东西。也许是原罪。我不清...  

评分

2009年我就看过电影《革命之路》,那时候并不知道原著小说和作者理查德·耶茨,后来也是先看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让人太沮丧压抑了,以至于一直不敢去看《革命之路》。当时看电影就深受感染,给我很大触动,一直想要辞职的念头更加坚定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春天,我就...  

评分

作为一个生活上名副其实的Loser,理查德·耶茨恐怕想不到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在死后会被拍成电影,被无数人讨论吧。 主人公弗兰克和爱波是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那是一个保守的时代,他们住在郊区的高档公寓,弗兰克做着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无聊工作,爱波在家照...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处女作有很多细节里的狠劲,毒辣辣地照进灵魂里。个人物上男主角的投射很可怕,但显然年轻的耶茨写女的还差点火候,还是一个可怕的迷。总而言之,无望,无望。

评分

理查德·耶茨写得太好太好了!果然婚姻与家庭是最令我恐慌的关系,这本简直写出并释放了我心底深处的黑暗跟污浊,像一把解剖刀。看得最畅快的是约翰戳破弗兰克还有爱波说不爱弗兰克时候。有种啪啪打脸的快感,让你们庸俗且虚伪!但耶茨写人物真的太厉害,本来以为弗兰克会这样反应,偏偏选择另外一种,也让人讨厌不起来。 “疯子。你难道不知道疯子是什么意思吗?” “是的,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是的。那就是失去了跟旁人联系的能力,失去了爱的能力。” 我也宁愿当一个“疯子”。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而这样的人,总是被认为不正常的。 结尾也非常妙,蝎子草的伏笔埋得物是人非。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的人继续安宁、继续正常。“愉悦的、雷鸣般的寂静席卷了他。”就像生活。

评分

《革命之路》是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恐怖片。小说亦如是。

评分

一场未实施的“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代价,内心的不安宁到哪里都无法安抚。不切实际的空想,低估现实中存在的困难,妄图通过改变住所而逃避生活的琐碎与情感的淡漠,最终还是寸步难行(尤其是当这些想法只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时)。讽刺的是,只有疯子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变成疯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疯狂的念头贯彻到底。耶茨处女作就流露出对弗洛伊德和心理学的不屑。腰封和代序太傻,耶茨根本就不需要商业化和弱智化的宣传。

评分

終於把一直捨不得讀又捨不得讀的最後一本耶茨讀完了。當年很喜歡電影,結果耶茨的文字自然是比電影還要細緻和深刻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全身充滿無力感。耶茨是值得一讀再讀的作者,可每一次都要鼓起很大勇氣去經歷一趟艱難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