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風情》主要內容:平陽城是最能反映平陽民情風俗的舞颱。平陽之名始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鞦,晉分羊舌氏采邑置平陽縣,“趙朝為平陽大夫”。平陽從此為縣治、郡治、州治、路治、府治。城垣始建於北魂,到隋唐時繼續修整加固。明洪武年間,發兵卒萬餘,將舊城增廣重修。外磚砌雉堞,內則土壅環襯。清《平陽府誌》載:城垣周11裏288步,高4丈5尺,城池深2丈5尺。四城門:東日武定、西日和義、南曰明德、北日鎮朔。外建月城,成雙層甕城,上各建城樓。四角各建角樓,共建敵颱、窩鋪等達1584垛。四隅各埋鐵牛一尊,故名臥牛城。城高且厚,上可馳車馬。蓮花池、海子對於今天的人們是個謎。平陽城雖西臨汾河,但地勢高,水源缺。宋時從黃鹿泉引水入城。池中種蓮,故名蓮花池。明時叉從澇河引水,一水環繞城周,城西平湖濕地,景色是十分美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