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法国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之一。
列维-斯特劳斯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看《忧郁的热带》之前,从来不太注意那些畅销书排行榜,一个朋友在书店向我推荐时也未提及此事,但由于相信那位朋友,于是也就相信他推荐的书了。待到刚刚看完了作者自续的时候,才和另一朋友闲聊中得知,一本社科类的书能够盘桓在热门榜上如此之久,于是又翻后记。说是一部为...
评分看《忧郁的热带》之前,从来不太注意那些畅销书排行榜,一个朋友在书店向我推荐时也未提及此事,但由于相信那位朋友,于是也就相信他推荐的书了。待到刚刚看完了作者自续的时候,才和另一朋友闲聊中得知,一本社科类的书能够盘桓在热门榜上如此之久,于是又翻后记。说是一部为...
评分《忧郁的热带》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书。书看完了,又拿起来,像舍不得放手的恋人的衣襟。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港译李維史陀)是法国人类学家,比起书中开头一下子把人刺中,并再也忘了那句,随之这句我反而更觉得亲切又忧伤:“我最后一次离开巴西,已经...
评分(说明:本书沿台版,译者亦为中国台湾人。但人大版引进时,不仅对译文有所妄改,而且删去了台版前的作者介绍,致使读者读其译文,又读其前序,却丝毫不知作者情况。今据某台湾网站遗文,可知译者生平大概。将其贴在这里,以补作者介绍缺失之憾。) 《憂鬱的熱帶》- 關於譯者 ...
评分施特劳斯认为,人类有三门最高尚的学问:数学,音乐,还有人类学。也许是因为,数学和音乐是通神的,而人类学是通向我们自己的。 读《忧郁的热带》,我觉得是在读我自己。我从没有见过这样一本书:它的一些篇章可能让我终身难忘,而另一些则让我觉得无聊的想尽快跳过。读着读着...
读的是旧版,亚马逊雨林中三个部落生活的跟踪描述,他们的赤贫、丰足、随遇而安。他们不是原始人,他们只是另一种生活状态。他们具有我们丢失的永远也找不回来的品质,或者说是一种对生命的把握。对照他们,可能更能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
评分人类学经典著作,记录了列维-斯特劳斯青年时代实地走访亚马孙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期间,在几个原始部落的思考与生活体验,趣味盎然,引人深思。这一版翻译准确、流畅、典雅,装帧精美,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文艺气息。
评分终于读完了!一本非常“可爱”的书,装帧可爱,版式设计可爱,内容也很“可爱”。列维-斯特劳斯笔下的原始部落充满了生命力,非常新奇有趣,波洛洛、南比克瓦拉……都是以前未曾接触过的,蛮适合不懂人类学的菜鸟来读,读的时候津津有味,读过之后又觉得着实意义深远
评分记得第一次听闻这本书的大名是在本科的一门好像叫“文化、民族与人类学”的公选课上,第一节课老师就推荐了这本书,和《菊与刀》一样是人类学入门必读的经典。后来再见到这本书便是常驻各大书店展示墙的上一版。最近又出了新版,装帧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封的蓝色增加了几分忧郁和神秘,书中的批注对于小白非常友好。好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评分新版译者依然署名为“王志明 译”,但这个版本的译文和之前的版本相比,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变动。这个新版根据Jonathan Cape Limited一九七三年英译本,参酌Librairie Plon(Paris)一九五五年法文原版译出。这次的新版译文是在王志明先生原译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而完成的,在名词使用、句子表达、注释补充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和完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