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舒展

层次、舒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陈小野
出品人:
页数:32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1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17467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医
  • 灵修
  • 想读这本书
  • 生活美学
  • 个人成长
  • 自我提升
  • 慢生活
  • 哲学
  • 艺术
  • 思考
  • 感悟
  • 心灵鸡汤
  • 散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层次/舒展:入静养生的原理·自序、目录》(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自 序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3个核心词汇是“自然”、“境界”、“神”。

如《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大巧若拙,大朴不雕”,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臻于化境”,如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

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如谢榛《四溟诗话》:“范德机曰:‘诗当取材於汉魏,而音律以唐为宗。’此近体之法,古诗不泥音律,而调自高也。”如俞弁《逸老堂诗话》:“埋盆若个便为池,玉花亭亭有一枝。不以格高知者少,奈因开晚谢还迟。”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人品高矣,气韵不得不高。”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如杜子美:“书贵瘦硬方通神”,如“出神(入化)”、“神品”、“神思”、“神来之笔”、“神乎其技”,如瞿佑《归田诗话》:“东坡则放旷不羁,出狱和韵,即云:‘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如元僧道璨号无文印《题坡翁墨竹》:“长公在惠州,日遗黄门书,自谓墨竹入神品。”

二、

“自然”的实质是有序;

“境界”的实质是有序度;

“神”的实质是最高的有序度。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词汇是“境界”。

三、

“境界”即“层次”,所以,

■ 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着眼于功能;

■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着眼于功能的层次(功能的有序度)

四、

中医认识人体功能层次的规律,包括:

■ 整体功能层次的高、低;

■ 不同层次功能间的关系。

五、

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使低层次功能得以“舒展”,从而消除人体这一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六、

迄今,作者主编(著)的著作有:

陳小野,主编,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陳小野,著,中医学理论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陳小野,邹世洁,著,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理论研究和总论,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2004。

张伟荣,陳小野,主编,中医实验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陳小野,邹世洁,虚证病理的逆向重演律,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其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理论研究和总论》是对《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的上篇增加了一倍的篇幅(12篇文章),并增加了中篇而成。

七、

是为序。

陳小野

2008年10月26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迄今,作者主编(著)的著作有:

陳小野,主编,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陳小野,著,中医学理论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陳小野,邹世洁,著,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理论研究和总论,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2004。

张伟荣,陳小野,主编,中医实验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陳小野,邹世洁,虚证病理的逆向重演律,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其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理论研究和总论》是对《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的上篇增加了一倍的篇幅(12篇文章),并增加了中篇而成。

目录信息

目 录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第一节 生物体的功能有不同的层次
第二节 生物体不同层次功能间的关系之一: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有抑制、干扰作用。且这种作用的强度与层次差距呈正相关
第三节 生物体不同层次功能间的关系之二:高层次功能有脱离低层次功能的约束而升高层次的趋势。且这种趋势的强度与层次差距呈正相关
一、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方面——功能角度
二、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方面——能量代谢角度
三、中医方面
第四节 生物体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干扰的程度与高层次功能脱离低层次功能的约束而升高层次的程度呈正相关
第五节 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第二章 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使低层次功能得以“舒展”,从而消除人体这一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第一节 人体功能的层次
一、概述
二、意识、本能、潜意识、幻觉、识神、元神的层次
三、自身感知的层次
四、自发动的层次
五、大脑皮层的层次
六、额叶的层次
七、各种脑电波的层次
八、骨骼肌紧张的层次
九、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层次
十、皮肤部分生物学特性改变的层次
十一、外周血管舒张的层次
十二、胃肠道运动增强的层次
十三、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层次
十四、能量代谢的层次
第二节 入静时,以大脑皮层和交感神经为代表的高层次功能的层次降低,低层次功能增强
一、入静方法:放弃意识活动
二、入静时,意识活动、识神减弱,本能、潜意识、幻觉、元神增强
三、入静时,自身感知的敏感性增强
四、入静时,往往会出现自发动现象
五、入静时,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层次功能受抑,低层次功能增强
六、入静时,骨骼肌紧张度降低
七、入静时,交感神经功能受抑,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
八、入静时,皮肤电位降低,皮肤电阻和皮肤温度升高,皮肤电活动趋于稳定,等
九、入静时,外周血管舒张
十、入静时,胃肠道运动增强
十一、入静时,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十二、入静时,能量代谢降低
第三节 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使低层次功能得以“舒展”,从而消除人体这一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一、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使低层次功能得以“舒展”,从而消除人体这一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二、相关论述

第三章 入静养生原理也是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核心原理

第一节 入静养生原理也是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核心原理
第二节 入静养生原理是中医传统养生文化核心原理的典型体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献摘要罢了,举例的层次递进感不行,看目录和最后一章足矣。

评分

文献摘要罢了,举例的层次递进感不行,看目录和最后一章足矣。

评分

文献摘要罢了,举例的层次递进感不行,看目录和最后一章足矣。

评分

文献摘要罢了,举例的层次递进感不行,看目录和最后一章足矣。

评分

文献摘要罢了,举例的层次递进感不行,看目录和最后一章足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