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他发表于1776年的《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使他终于享有荣誉和爱戴。他于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傅说,娃不笨,就是内涵还需加深。 不喜欢浮躁的状态,虽然经常这样子。年龄越增长越趋向于沉静下来,不再喜欢疯疯癫癫。以前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是个开心的小人儿,但不是一个够聪明,够气质的姑娘。 温总理推荐过两本书《沉思录》、《道德情操论》,近期准备入手来看。需要...
评分一、缘起 严子几道曾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天演论》译例言) 时下境况即是如此...
评分 评分【按语: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的《道德情操论(1759)》文笔极其优雅细腻甚至颇有女人味,与《国富论》的恢宏格调有很大差异;而且卷4中甚至还批评了休谟将善恶与效用紧密关联起来的做法。因而《道德情操论》是一部极为独立的作品,并不完全适合被看为《国富论》...
评分自从前总理推荐了本书之后,这书已经铺天盖地冒出了至少七八个版本了。商务的这个版本可能是最常见,也最容易找到的版本。我在其他好几个地方看到有人问这个版本的翻译好坏问题。遗憾地说,这个翻译对理解这本书有根本性的偏差,在序言中即可看出,译者们自己就对这本书理解错...
很显然被列为传世之作可我就是没读懂,只明白了行为情感的合宜性以及引起行为情感合宜性的因素。时间有限我决定放弃第二遍阅读,我需要清空接着上路。
评分之前看过删去了我认为可读性比较高的最后一章的那个版本。买了双语的,对照着再温习一遍,觉得还是比较值得珍惜的书。 果然读不下去那本英文滴 而且书也不晓得飞去了哪儿
评分很显然被列为传世之作可我就是没读懂,只明白了行为情感的合宜性以及引起行为情感合宜性的因素。时间有限我决定放弃第二遍阅读,我需要清空接着上路。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近两年,中文的读完了,英文部分看了近一半。感想不敢说太多,以后有机会再读吧。
评分断断续续看了近两年,中文的读完了,英文部分看了近一半。感想不敢说太多,以后有机会再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