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与学术史

目录学与学术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徐有富
出品人:
页数:4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67.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1065794
丛书系列:文献传承与文化认同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目录学
  • 学术史
  • 文献学
  • 徐有富
  • 目錄學
  •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
  • 古文献学
  • 文獻學
  • 目录学
  • 学术史
  • 文献整理
  • 知识组织
  • 学术发展
  • 历史研究
  • 图书分类
  • 信息管理
  • 学术传承
  • 文献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章学诚在《校雠通义·自叙》里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范文澜对刘向父子编撰的《七略》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上是辉煌的成就。”余嘉锡也说:“目录者学术之史也。综其体例,大要有三:一日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二日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日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

看来目录学的任务与价值之一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不过语焉不详,《目录学与学术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说明目录学与学术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分析书目是怎样进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并且论证书目具有学术史价值。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
一 关于六艺略
1.何谓六艺
2.孔子将六艺变成了六经
3.为何称六艺略而不称六经略?
4.六艺略为何置于《汉志》首位?
5.为何将《易》类置于六艺略之首?
6.汉武帝特别重视《春秋》公羊学
7.史学处于附庸地位
8.汉代经学重家法.
9.《孝经》为何置于六艺略?
10.汉代强调通经致用
二 关于诸子略
1.诸子学乃私家之学
2.儒家为显学
3.黄老之学在西汉盛行一时
4.法家不可废
5.诸子之学日趋衰微
6.小说家不受重视
三 关于诗赋略
1.诗赋创作相当繁荣
2.西汉已出现总集与别集
3.乐府民歌也值得重视
四 关于兵书略
1.当时军事著作很盛行
五 关于数术略
1.数术类著作颇受重视
2.数术类著作充满迷信成分
六 关于方技略
1.方技水平不高
七 关于目录学
1.《别录》与《七略》——中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
2.《汉书·艺文志》——第一部史志目录
第二章 《七录》
一 关于经典录
1.六艺已经典化
二 关于记传录
1.该时期史学获得了蓬勃发展
2.私家撰国史蔚然成风
3.编年体史书也受到了重视
4.礼书撰修成绩突出
5.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
6.杂传特别盛行
7.谱谍备受关注
8.目录学发展迅速
三 关于子兵录
1.兵书并入诸子乃大势所趋
2.先秦诸子著作不断亡佚
四 关于文集录
1.文体增加了,文的概念也变化了
2.《楚辞》为何单独列为一类?
3.别集大量涌现
4.总集也获得了发展
五 关于术伎录
1.术伎依然受到重视
2.医学有了明显的进步
六 关于佛法录
1.佛经盛极一时
2.佛经目录
……
第三章 《隋书·经籍志》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等
第六章 《元史艺文志》
第七章 《千顷堂书目
第八章 《四库全书总目》
第九章 《书目答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多钞掇材料 ,甚少洞见。且论述常不着边际。如论述王俭《七志》,竟多因隋书经籍志以为证。隋书经籍志所取效前人著述绝不仅限于《七志》,其引用范围更广,而徐氏不径引隋志以为证据,甚为荒唐。又如论述七志中道教类的著录,所引材料无一道及七志,旁征博引,繁杂无益。与其言...  

评分

多钞掇材料 ,甚少洞见。且论述常不着边际。如论述王俭《七志》,竟多因隋书经籍志以为证。隋书经籍志所取效前人著述绝不仅限于《七志》,其引用范围更广,而徐氏不径引隋志以为证据,甚为荒唐。又如论述七志中道教类的著录,所引材料无一道及七志,旁征博引,繁杂无益。与其言...  

评分

书大概有两种,教材和论著。教材是把旧知识系统化,而论著则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同一本书,用不同的标准看,就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目录学历来号称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用。这八个字经常挂在嘴边,可究竟它是怎么一个辨别法,又很少见人系统地...

评分

多钞掇材料 ,甚少洞见。且论述常不着边际。如论述王俭《七志》,竟多因隋书经籍志以为证。隋书经籍志所取效前人著述绝不仅限于《七志》,其引用范围更广,而徐氏不径引隋志以为证据,甚为荒唐。又如论述七志中道教类的著录,所引材料无一道及七志,旁征博引,繁杂无益。与其言...  

评分

书大概有两种,教材和论著。教材是把旧知识系统化,而论著则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同一本书,用不同的标准看,就可能有截然相反的评价。 目录学历来号称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用。这八个字经常挂在嘴边,可究竟它是怎么一个辨别法,又很少见人系统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跨年了。新年第一本。

评分

中规中矩的一本书

评分

中规中矩的一本书

评分

较详细的目录学史,缺点是割裂琐碎,有时重复罗嗦。错别字很多。

评分

研究目录学与学术史的关系,写得却像资料长编,将很多前人观点总结。单从目录学的类目变动中总结学术思潮变化,太过于细碎。总有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其次,体例确实有问题。一部目录著作,它反映的学术变化和目录学编纂的新特点特点是分开来说,目录学反映学术变化,学术变化中又包含目录学的进步,这样的套娃结构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校对也不太严格,甚至有完全重复的话上下出现。但,总而言之,却是一本基础的扎实的书,能够帮助快速入门。对我来说很适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