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李庄

发现李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岱峻
出品人:
页数:285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11280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民国
  • 李庄
  • 学术史
  • 近代
  • 中国
  • 城市
  • 梁思成
  • 李庄
  • 历史
  • 发现
  • 文化
  • 地方志
  • 考古
  • 民国
  • 故事
  • 探索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发现李庄》讲述了:以翔实的资料、大量珍贵的图片,首次以图书的形式,全面介绍了“李庄”在抗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景观。它不是一般地写一个地方,而是写一段历史,写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那些卓有学术贡献的学者、先生们;它是对中现当代学术史的一次追源溯流的追问和展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当水准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岱峻(陈代俊),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1982年大学毕业,执业媒体,已退休。早年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末起转入民国学术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等。

目录信息

自序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楔子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
第一节 夏夜梆声
第二节 喜极而泣
第三节 梁思成与傅斯年
第四节 悲欣交集
第一章 从昆明到李庄
第一节 山重水复迢迢路
第二节 动议迁川
第三节 古镇李庄
第四节 山坳里的书案
第五节 安难居不易
第二章 史语所与中央博物院
第一节 谔谔之士傅斯年
一 卧病倒床
二 要东方学的正统在中国
三 白色的反思
四 板栗坳傅家
五 山深闻杜鹃
六 西行延安
七 谔谔之士
第二节 谦谦君子作宾
一 代理所务
二 甲骨彦堂
三 甲骨书法
第三节 那时的先生些
一 忧道不忧贫
二 中医与西医
三 吃人的故事
四 先生些不亏人
五 刺刀下生存
六 学者的自律
七 治学与入仕
第四节 《六同别录》
一 故纸堆刨出的历史
1 李光涛与明清档案整理
2 劳干的居延汉简研究
二 拓荒发轫的语言科学
1 李方桂——非汉语语言学之父
2 马学良——深山寻宝人
3 同苦著“天书”
三 高山丛林中的民族学
四 锄头挖掘的辉煌
1 清溪阁醉别
2 “蛮夷之地”的新发现
3 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4 李霖灿——“东巴文化之父”
5 梁思永——病榻上的硬脊梁
6 夏鼐的西北行
第五节 李庄的姑爷们
一 傅斯年做月老逯钦立娶淑女
二 景云,你在他乡还好吗?
三 爬山豆,叶叶长
四 李光涛张素萱:鸿案相庄
第三章 陶孟和与社会科学所
第一节 从社会调查所到社会科学所
第二节 石崖湾与门官田
第三节 高山流水失知音
第四节 战时的济研究
第五节 幻想与破灭
第四章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营造学社
第一节 营造学社的冬季
第二节 李庄的“太太的客厅”
第三节 中国建筑科学之父
第五章 风雨同济
第一节 东岳庙与工学院
第二节 禹王宫校本部
第三节 镇中心慧光寺
第四节 小镇之恋
第五节 童第周
第六章 十万青年十万军
第七章 走出李庄
第一节 念兹别离永怀缱绻
第二节 去留两徘徊
第三节 天下同济
第四节 史语所在台湾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李庄留下的历史足迹 《发现李庄》这本书把我们带回到十九世界二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同济大学迁到李庄,一大批文化名人学士在李庄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足迹。这应该是李庄最大的宝藏。寻访李庄留下的历史足迹,感受当年的历史气息,会觉得生命无限美好,前辈们无处的艰辛。我看...

评分

书生误国,读书无用,书呆子……这些用在读书人身上的标签我们耳熟能详。确实,读圣贤之书并不能创造产值,也并不能对GDP增长贡献什么。但是读过《发现李庄》之后,所有这些都是显得这么的渺小,如此的不堪。 难以想象,在那样的岁月和年代,在那样的时局和时事之下,有...  

评分

多么感怀的一幅图景;一群逃难于此的中国最优秀学者化作传说的一部分: “有一回,傅斯年说学乐殿有两块田的早谷子黄了,是他听麻雀说的。第二天,我们去学乐殿,果然看见有两块谷田,麻雀多得很。傅斯年抓年轻学人下棋: 不过借棋定神,心有别属。因而常常高举棋子而迟迟不落...  

评分

书生误国,读书无用,书呆子……这些用在读书人身上的标签我们耳熟能详。确实,读圣贤之书并不能创造产值,也并不能对GDP增长贡献什么。但是读过《发现李庄》之后,所有这些都是显得这么的渺小,如此的不堪。 难以想象,在那样的岁月和年代,在那样的时局和时事之下,有...  

评分

书生误国,读书无用,书呆子……这些用在读书人身上的标签我们耳熟能详。确实,读圣贤之书并不能创造产值,也并不能对GDP增长贡献什么。但是读过《发现李庄》之后,所有这些都是显得这么的渺小,如此的不堪。 难以想象,在那样的岁月和年代,在那样的时局和时事之下,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写作用 有些地方有隐语 可叹

评分

李庄大概唯一一家还像样子的私营书店里,现在还只有这个第二版。同意传叔对第三版的评~~

评分

李庄的外国教授;语言和考古:解决什么是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问题;梁林、傅斯年、董作宾、李方桂、马学良(《撒尼彝语》)、董同龢(客家方言)、凌纯声(赫哲)、芮逸夫(湘西苗族)、李霖灿(东巴)、李济、梁思永、陶孟和*(人类学)、童第周

评分

治学大业

评分

一邑中人文之盛,诗人辈出,先后相踵,知识分子到底才是一个国家的良心,也必然是理想主义者。所谓做学问,即不为蝇头小利,尔虞我诈,不为权柄乌纱两面三刀,当然也就不会在玩权弄术者面前低三下四,为分一杯羹趋炎附势、甘心为奴,而永远高张的是学术自由之帜。正如蔡元培所言,大学侧重于博大,而研究院侧重于精深,非专心向学问、能坐冷板凳之人不能称其职。 秦以前,李庄属僰侯国,至隋以后属南溪县,它是长江上游的水路驿站,长江第一古镇。千百年来的历史人文积淀,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面江流气候潮湿,正是当时的知识分子要寻找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此,李庄作为一个意象,李庄正是当时中国的书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