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峻(陳代俊),祖籍四川資陽,定居成都。1982年大學畢業,執業媒體,已退休。早年從事文學創作,20世紀末起轉入民國學術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等。
《發現李莊》講述瞭:以翔實的資料、大量珍貴的圖片,首次以圖書的形式,全麵介紹瞭“李莊”在抗戰這一特定曆史時期的人文景觀。它不是一般地寫一個地方,而是寫一段曆史,寫一些很有代錶性的人物,包括那些卓有學術貢獻的學者、先生們;它是對中現當代學術史的一次追源溯流的追問和展示,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相當水準的史料價值。
多么感怀的一幅图景;一群逃难于此的中国最优秀学者化作传说的一部分: “有一回,傅斯年说学乐殿有两块田的早谷子黄了,是他听麻雀说的。第二天,我们去学乐殿,果然看见有两块谷田,麻雀多得很。傅斯年抓年轻学人下棋: 不过借棋定神,心有别属。因而常常高举棋子而迟迟不落...
評分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評分文/吴情 说到中国有名的“村”,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三个“村”,小岗村、华西村、中关村。虽都带有一个“村”字,但显然,由于历史原因,规模和地位并不相同。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百余来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开启了中国“文革”后对内改革的历史新篇章。华西村,...
評分文/吴情 说到中国有名的“村”,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三个“村”,小岗村、华西村、中关村。虽都带有一个“村”字,但显然,由于历史原因,规模和地位并不相同。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百余来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开启了中国“文革”后对内改革的历史新篇章。华西村,...
評分文/吴情 说到中国有名的“村”,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三个“村”,小岗村、华西村、中关村。虽都带有一个“村”字,但显然,由于历史原因,规模和地位并不相同。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百余来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开启了中国“文革”后对内改革的历史新篇章。华西村,...
治學大業
评分紮紮實實地做學問吧
评分一邑中人文之盛,詩人輩齣,先後相踵,知識分子到底纔是一個國傢的良心,也必然是理想主義者。所謂做學問,即不為蠅頭小利,爾虞我詐,不為權柄烏紗兩麵三刀,當然也就不會在玩權弄術者麵前低三下四,為分一杯羹趨炎附勢、甘心為奴,而永遠高張的是學術自由之幟。正如蔡元培所言,大學側重於博大,而研究院側重於精深,非專心嚮學問、能坐冷闆凳之人不能稱其職。 秦以前,李莊屬僰侯國,至隋以後屬南溪縣,它是長江上遊的水路驛站,長江第一古鎮。韆百年來的曆史人文積澱,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麵江流氣候潮濕,正是當時的知識分子要尋找的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正因為此,李莊作為一個意象,李莊正是當時中國的書桌。
评分不知道這種文風是從哪裏來的?我把這種文風統一稱為記者風~
评分就翻到梁啓超割腎的那一頁,這麼有喜感的一件事你居然寫的如此闆正,果然是報告文學,還不如聽張傢勇老師講案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