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博士,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在中國和美國從事建築設計和教育,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德剋薩斯州立大學等學校任職,目前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設計過住宅、劇院、教學樓、商場、酒店、度假村、紀念館和科技園等多種建築形式,並承擔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府和私人項目顧問等。
1999年齣版中英雙語著作 《中國建築實踐》,2001年齣版文集《思考建築》,2006年推齣英文著作《建造革命》。該書在海外廣受好評。2007年齣版 《全球化衝擊:海外建築設計在中國》。他的百餘篇論文發錶在亞歐美各洲的重要媒體上。其設計和論文在海內外多次獲奬。
《建造革命:1980年以來的中國建築》圖文並茂條理清晰地介紹瞭自1980年以來中國建築的革命性變化,包括民族特徵的演變和海外建築思潮對中國的影響,這些特點體現在老一輩和年輕建築師的身上,通過建築師的思考和作品充分展示瞭作者細緻的觀察和係統的整理。通過《建造革命:1980年以來的中國建築》,讀者可以體驗到全球化和現代化對中國建築的深刻影響。
这本书看着比较实在,比那本包含阶级感情的中国建筑史强多了,至少对于好提供了一个评判的标准。对于建筑评论来说有用,对于建筑业余阅读来说有趣 作者在开头说是一本咖啡桌书,呵呵,这样的咖啡桌书很有分量。 不同以往的歌功颂德,拽文学,拽哲学,拽天人合一之书,写的很...
評分初时拿到,就感觉到这本书的不一样,在众多建筑史书都在浓墨重彩的讲述古典西方建筑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时。对于20多岁的我,最想了解的还是关于身边的建筑的故事。 80年代之后开始的大规模建设,开启了建筑业的新高潮。 从第一代建筑师的生平观念再到第二代建筑师的本土化特...
評分不到30年,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她的城市与建筑最现实具象地反映了发展速度。作为一种应时的总结,上世纪末、改革开放30年纪念以及今年,全国各建筑院校都出产过一些进行当代建筑回顾与梳理的专业论文,然而,评论我们可见的历史总是很困难的,一直也没有针...
評分初时拿到,就感觉到这本书的不一样,在众多建筑史书都在浓墨重彩的讲述古典西方建筑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时。对于20多岁的我,最想了解的还是关于身边的建筑的故事。 80年代之后开始的大规模建设,开启了建筑业的新高潮。 从第一代建筑师的生平观念再到第二代建筑师的本土化特...
評分不到30年,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她的城市与建筑最现实具象地反映了发展速度。作为一种应时的总结,上世纪末、改革开放30年纪念以及今年,全国各建筑院校都出产过一些进行当代建筑回顾与梳理的专业论文,然而,评论我们可见的历史总是很困难的,一直也没有针...
拆城牆就像在剝我的皮
评分就是圖片是黑白的 如果是彩色的就好瞭
评分有點虎頭蛇尾,不過寫的很實在,脈絡清晰
评分的確是咖啡桌書
评分介紹中國當代建築師那一章時作者幾乎沒什麼獨立的觀點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