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博士,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在中國和美國從事建築設計和教育,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德剋薩斯州立大學等學校任職,目前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設計過住宅、劇院、教學樓、商場、酒店、度假村、紀念館和科技園等多種建築形式,並承擔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府和私人項目顧問等。
1999年齣版中英雙語著作 《中國建築實踐》,2001年齣版文集《思考建築》,2006年推齣英文著作《建造革命》。該書在海外廣受好評。2007年齣版 《全球化衝擊:海外建築設計在中國》。他的百餘篇論文發錶在亞歐美各洲的重要媒體上。其設計和論文在海內外多次獲奬。
《建造革命:1980年以來的中國建築》圖文並茂條理清晰地介紹瞭自1980年以來中國建築的革命性變化,包括民族特徵的演變和海外建築思潮對中國的影響,這些特點體現在老一輩和年輕建築師的身上,通過建築師的思考和作品充分展示瞭作者細緻的觀察和係統的整理。通過《建造革命:1980年以來的中國建築》,讀者可以體驗到全球化和現代化對中國建築的深刻影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看得太少,觉得作者的视角还是比较新的。这本书和《京华烟云》一样,是华人(国人)用英语写了再译过来的,很多资料、见解都没有看到过,一些观点可以说比较犀利,可能与不同的学术氛围不一样吧,推荐大家看一看,和大陆一些学者写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評分 評分 評分“此书关注了本土建筑师和民间的设计, 也探究在海内外各种事件影响下中国建筑实践的发展。最为有趣的是分析了传统和过去如何影响了中国崛起的一代年轻建筑师。” --《建筑实录》月刊 (Architectural Record), 美国 “本书十分重要,令人称奇,写得优美而明晰。” -- 世界著名...
評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看得太少,觉得作者的视角还是比较新的。这本书和《京华烟云》一样,是华人(国人)用英语写了再译过来的,很多资料、见解都没有看到过,一些观点可以说比较犀利,可能与不同的学术氛围不一样吧,推荐大家看一看,和大陆一些学者写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科普書,基本是事實的陳述。說得比較清楚,缺乏深度,沒有關點,也不太吸引人。分彆介紹瞭中國建築的民族性探索,中國城市和住宅,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建築師。圖片都是黑白的。
评分怎麼說,讀瞭以後對中國建築的發展有瞭一定的瞭解。
评分介紹中國當代建築師那一章時作者幾乎沒什麼獨立的觀點啊
评分科普書,基本是事實的陳述。說得比較清楚,缺乏深度,沒有關點,也不太吸引人。分彆介紹瞭中國建築的民族性探索,中國城市和住宅,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建築師。圖片都是黑白的。
评分文中錯誤較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