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讲义》是近代史学家叶秉诚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成都大学及四川大学任教期间编撰的历史教材,系统梳理了从上古传说至民国初年的中国历史全貌。全书分《历史通论》《中国上古史》《中国中古史》《中国近古史》《中国近世史》及《高师预科国史讲义》六部分,以朝代更迭为主线,贯通政治制度、社会变迁、文化思想与民族关系,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年演进历程。书中突破传统编年体例,融合近代史学方法,将中国史划分为上古(草昧至周)、中古(秦至五代)、近古(宋至清)、近世(清末至民国)四阶段,注重历史分期与时代特征的提炼;既秉持乾嘉考据之严谨,对三皇五帝传说、禅让制度、宗法封建等议题进行理性辨析,又吸纳西学视野,剖析地理环境、经济制度、宗教传播对历史的深层影响,如详述周代宗法制度的社会结构性作用、佛教传入的文化碰撞等;在“西力东渐”“中国革命”等章节中,更折射出民国知识分子以史鉴今的现实关怀,反思近代中国遭遇的挑战与救亡图存之路。作为20世纪初中国史学转型期的代表作,本书不仅是一部教学讲义,更兼具学术文献价值:其博采经史子集,融汇地理学、社会学方法,既延续传统通史“究天人之际”的宏阔格局,又注入近代民族国家叙事的时代意识;附录所收《废约运动与革命外交》《西藏交涉之研究》等文及《叶秉诚先生年谱简编》,为研究民国学术生态提供了珍贵史料。此次整理以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藏本及《民国史学丛刊》影印本为底本,首度系统汇编叶氏遗作,堪称近代史学史与教材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叶秉诚(1877—1937),四川罗江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历任嘉定中学、广安师范校、四川绅班法政学堂教员,顺庆联中校长,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教员,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曾参加辛亥四川保路运动,系保路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后曾任上川南宣慰使、下南道尹。1920年代初曾任川东道尹。1925年成都大学成立,任史学系主任、教授;1932年起,任四川大学史学系教授,系四川现代史学的开山祖师。叶秉诚自1904年起即致力于史学研究,三十年如一日,著有《历史通论》《中国上古史》《中国中古史》《中国近古史》《中国近三百年史》《高师预科国史讲义》《中国最近世史》《中国哲学史》《西洋思想方法之概要》《罗素学说之概要》等。
王承军,四川中江人,现为巴蜀书社编辑。撰有《蒙文通先生年谱长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现致力于巴蜀文献的整理与出版工作。
叶秉诚,这位民国时期的史学家,以其深厚的治史功力和独特的写作风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史学著作——《中国通史讲义》。此书不仅是叶秉诚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成都大学及四川大学任教期间的历史教材,更是他倾注三十年心血的研究成果。全书分《历史通论》《中国上古...
评分 评分叶秉诚先生是生于晚清的一代仕人。并且是目睹了清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崩塌,历经了辛亥革命,并在此期间担任地方官员,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担任成都大学的历史系主任教授。其间成都大学的成立与四川大学的合并等事项中,也一直投身教育中。 很难想像在当时,没有电脑数据的便捷...
评分“壹卷YeBook”一直致力于为大家聚集人文类学术力作,这次又带来了一本宝藏好书——《中国通史讲义》! 咱们都知道“三皇五帝”,可你真的了解他们吗?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三皇五帝”就是固定的那几位。读后才发现,不同的历史记载都有不同。 《史记·秦木纪》记载“古有天...
全文言文形式的史学书这回可算是啃出了滋味(除却个别冷僻字词,本书并不会因为采用古文而晦涩难懂,反而会因为文言文精巧的语言特色为久远的历史事件增添节奏感)~叶老先生这本《中国通史讲义》从中华上古一直写到近世,攫取其中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加以生动复现,引出后文总结拓展的模式,侃侃而谈,由浅入深,非常适合想要梳理中华悠久历史脉络的书友。叶老先生生于忧患剧变之时,却一生热心国事,踏实做学问,博采国内外史学家思想精华,让这本通史得以对内容有更为多层次的思考发挥。附录中还有叶老的生平,也很值得一读!
评分此书出版前,我也完整校改过一遍书稿。叶秉诚这部中国通史,应该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第一部全面用比较现代框架、叙事书写的中国通史,其学术史意义有待发掘和重估。叶秉诚的学术史地位、巴蜀学术史,都得重新发掘和改写。
评分因叶氏所处时代,其写作文风有古之遗风,无疑对不擅古文阅读的我增加了阅读难度,但恰恰是认真啃一本大部头,才能提升整体阅读水平。
评分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个时代写就的历史都有其时代特征,历史教材更甚。虽说它是一本历史教材,但书中许多史论读起来颇有意思,甚是惊喜,作者对每个朝代的总结非常精辟,例如写唐的部分,对唐的评价概括精准,作者认为唐是典型的朝代“综其一代之治乱,若女主,若藩镇,若朋党,若宦官,若流贼,凡后世所有之奇祸,无不一一演出于此三百年之间者。”
评分因叶氏所处时代,其写作文风有古之遗风,无疑对不擅古文阅读的我增加了阅读难度,但恰恰是认真啃一本大部头,才能提升整体阅读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