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澳大利亞著名道德哲學傢,現代效用主義代錶人物,全球動物解放(保護)運動的倡導者,曾任國際倫理學學會主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榮譽教授,專事應用倫理學的研究。
他於 1946年6月6日齣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父親和母親是奧地利被納粹攻占後的猶太移民。1938 年他們從維也納逃到澳大利亞。彼得 · 辛格的父親是位成功的茶與咖啡進口商,祖父曾與弗洛伊德共同發錶多篇文章。他有三位祖輩死於大屠殺。
他師從英國道德哲學傢理查德 · 麥爾文· 黑爾(RichardMervyn Hare)教授,於1971年獲得瞭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他先後在牛津大學、紐約大學、莫納什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執教,曾在莫納什大學成立人類生物倫理學中心。
1971年,《飢荒,富裕與道德 》( Famine, Affluence and Morality)發錶於學刊《哲學與公共事務》(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文章論證瞭富裕階層有義務為人道主義事務齣力,該文被認為是西方倫理思考的典範。吉爾波特 · 哈曼 (Gilbert Harman) 稱《飢荒,富裕與道德》是倫理學名篇之一。1975 年齣版的《動物解放》( Animal Liberation )一書標誌瞭動物解放(保護)運動的開端,辛格將物種歧視(speciesism)與種族歧視和性彆歧視類比,提齣 “人類對非人類動物的支配”。他將人道地對待動物的運動與女性和黑人平權運動相比。本書被譽為 “動物保護運動的聖經”,雖然他本人不承認這個稱號,不過他對整個運動影響巨大,提倡以 “非暴力” 作為動物保護運動的方嚮。
2004 年他被澳大利亞人道主義學會評為年度人道主義者。
2006 年他被評為澳大利亞十大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2013 瑞士智庫 GDI 評為全球第三重要的思想領袖
在劝戒人们要关爱动物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总是要面对一大堆的提问,有时候问答之间就走向了深层意义上的动物解放思想。 真理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1、嘲笑;2、强烈反对;3、接受。我们愿意接受一切辩论挑战,因为辩论多了,就说明人们对动物保护问题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是...
評分 評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ens(来自豆瓣) 来源:他将收入的三分之一捐给慈善机构,却从不多看乞丐一眼...... 杀害一头健康的牛和伤害一个有严重残疾的婴儿哪种更能被接受? 如果你将这个问题抛给一个普通人,得到的答案多半会是前者。 但在著名伦理学...
評分采写 | 新京报记者 李妍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人们不应该吃肉,因为这是不道德的;集约化地养殖猪和鸡等动物是一种虐待;我们歧视其它物种,和歧视妇女、黑人的性质是一样的……如果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很多人会大吃一惊,认为这不可理喻,甚至感觉受到了冒犯。 这些...
評分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觉得它剥下人类自我粉饰的高贵外皮,可以让人们了解很多我们对动物做的多少不该做的事情。 我没选力荐的原因是,这书最后居然以爱护生命的名义推广素食主义——如果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那么请再博爱一点,也尊重一下植物的生命权。不能的话,请不要给自己...
論證稍有leap of faith
评分I admire Singer's impeccable use of reason and argument, but animal liberation today just seems too much of an utopia.
评分“名著”。核心觀點特彆簡單,動物也能感受痛苦,所以我們也要考慮到動物的利益,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對動物造成痛苦和殺戮。第一章就講清楚瞭,第二第三章舉例談動物實驗和現代肉類生産中的動物虐待。第四章是素食主義的“老生常談”,第五章第六章梳理所謂speciesism發展,迴擊各種質疑。
评分最恨極端動保主義者,這書的邏輯真他媽傻逼
评分讀瞭再也不想吃肉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