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

明通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清人夏燮,字谦甫,别号江上蹇叟,安微当涂人,道光年间曾任直隶省(今河北)临城县训导,咸丰十年(1860)入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后又任过永宁知县。

夏燮的著作,尚有《五服释例》二十卷,《粤氛纪事》二十卷,校勘明《陶安学土集》,吴应箕《楼山堂集》、《国朝汪策算学书》,《校<汉书>八表》等,都刊印发行。没有刻印的有《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谢山堂文集》等书。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清*夏燮
出品人:
页数:890
译者:
出版时间:1990年10月一版,1994年10月三印。
价格:37.45元
装帧:16开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084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明史 
  • 历史 
  • 通鉴 
  • 通志群经必读诸书举要 
  • 明通鉴 
  • 明清史 
  • 工具书 
  • 二十四史及相关古籍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明通鉴》,全书共一百卷,二百万字,是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后的明代编年史。《明通鉴》共一百卷,其中前编四卷,纪明大祖末即位时之史世,始自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止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正编九十卷,始于明太袒洪武元年(1368),止于庄烈帝崇祯十七年(1644);附编六卷,始于崇锁十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止于清康熙三年。

夏燮因不满意《明史》的失真记载,于是另起炉灶,仿温公《资治通鉴》编年史体例,编修《明通鉴》一百卷。记载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吏治等历史。夏燮把明朝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明前纪》四卷,起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迄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用元朝皇帝的年号,记载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加入农民军到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最后建立明朝的历史。《明纪》九十卷,自洪武元年(1368年),止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记载朱元璋称帝到崇祯自缢煤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历史。另有《附编》六卷,始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康熙三年(1664年),用清朝皇帝的年号,记载南明弘光等政权的历史,尤其是抗清史。前后三百一十二年。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此书与《通鉴》、《续通鉴》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此前的陈鹤《明纪》、《通鉴纲目三编》都十分简略,《明实录》、《国榷》等书,史料丰富,而不便于观览阅读,《明通鉴》却妙得其中,继承了《通鉴》的传统。惟文章稍嫌板滞,与《明朝那些事儿》等现代人...  

评分

此书与《通鉴》、《续通鉴》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此前的陈鹤《明纪》、《通鉴纲目三编》都十分简略,《明实录》、《国榷》等书,史料丰富,而不便于观览阅读,《明通鉴》却妙得其中,继承了《通鉴》的传统。惟文章稍嫌板滞,与《明朝那些事儿》等现代人...  

评分

讀此書時,注意到了一些訛誤,在書局老師的鼓勵下,略作統計,羅列如下。時間有限,難免缺略;水平不足,或有不當。僅供參考討論。 表中“舊版”指精裝六卷本,2009年5月第三版,2009年5月北京第3次印刷。“新版”指平裝八卷本,2013年11月第3版,2013年11月北京第4次印刷。相...

评分

此书与《通鉴》、《续通鉴》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编年史的序列。此前的陈鹤《明纪》、《通鉴纲目三编》都十分简略,《明实录》、《国榷》等书,史料丰富,而不便于观览阅读,《明通鉴》却妙得其中,继承了《通鉴》的传统。惟文章稍嫌板滞,与《明朝那些事儿》等现代人...  

评分

讀此書時,注意到了一些訛誤,在書局老師的鼓勵下,略作統計,羅列如下。時間有限,難免缺略;水平不足,或有不當。僅供參考討論。 表中“舊版”指精裝六卷本,2009年5月第三版,2009年5月北京第3次印刷。“新版”指平裝八卷本,2013年11月第3版,2013年11月北京第4次印刷。相...

用户评价

评分

字大小还行,要命的是没有标点。

评分

要是影印而不缩印的话就好了。

评分

字大小还行,要命的是没有标点。

评分

字大小还行,要命的是没有标点。

评分

要是影印而不缩印的话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