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

千古文人侠客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227
译者:
出版时间:2009-4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06525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平原 
  • 武侠 
  • 武侠研究 
  • 文学研究 
  • 文学 
  • 中国文学 
  • 类型研究 
  • 文学评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千古文人侠客梦》讲述了:我读武侠小说起步很晚。前几年武侠小说走红,小书摊上随处可见金庸等人作品,我却一直没有认真翻阅。倒不是故示清高,不屑一顾,而是没读出门道来。明知武侠小说的流行,是80年代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认真研究,可就是打不起精神。在小说史研究中,阅读了一些清代的侠义小说和二三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也没引起特别的兴趣。每当友人眉飞色舞地谈论某部精彩的武侠小说或某位武功超群的大侠时,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不知道是别人疯了还是我读书读歪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初中时不好好学习,生吞活剥读遍了学校对面租书铺的武侠小说,以及一些装作武侠小说面目的黄色小说。后来又对唐传奇兴趣浓厚,读了一些。对照本书中的观点,时有印证和启发。 但引发思考的是作者著书的时机和动机。该书成于1990年12月31日。作者在1990年10月16日写成的代序文章...  

评分

初中时不好好学习,生吞活剥读遍了学校对面租书铺的武侠小说,以及一些装作武侠小说面目的黄色小说。后来又对唐传奇兴趣浓厚,读了一些。对照本书中的观点,时有印证和启发。 但引发思考的是作者著书的时机和动机。该书成于1990年12月31日。作者在1990年10月16日写成的代序文章...  

评分

评分

评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在韩非子看来,要建立国家法令的权威,必须除掉两类人,一类是儒,另一类是侠。因为儒生的学说会扰乱法纪,进而动摇君主的观念;而游侠聚众持有武装,标榜个人气节,会破坏国家禁令。按照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考证,当时的儒和侠来历相似,通称为...  

用户评价

评分

序言中的话:终于有一天,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大时代中的无足轻重与无能为力”,少年时代“不畏天命”的勇气丧失殆尽,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种“宿命”的感觉——或许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和自慰,不过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发“扼住命运的咽喉”之类的狂论。敬天命与尽人事表面上看有点矛盾,其实不然。对“天命”某种程度上的理解和敬畏,可以抑制过分膨胀的“自我”,减少盲目的冲撞,顺应生命的自然进程。

评分

武侠小说之文学批评

评分

今年读的第一本文学理论书,作为一本学术书,算是比较“硬”的,里面干货不少,比一些以介绍作家作品为主的“武侠史”更具理论可读性。然而,我更看重此书在类型研究方面的一些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九章《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武侠小说》),值得学习。

评分

系陈老师在特殊的时代氛围下潜心完成,主题看似平常,内中却蕴含着太多学人的彷徨与挣扎,就此心境能写得这般平正,是需要极为强大的内功作保障的。平原师有慕侠之意,骨子里却非任侠之人,因而当他处理武侠主题时难免略有些“隔”,但好处是能发挥其冷静的史家头脑,相对能摆脱情感维系而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展现治小说史的全局意识,同时也延续了其对小说类型问题以及叙事学问题的关注。

评分

将武侠小说的渊源分为大致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对应着武侠从文人骚客的纯文学到市井之徒的大众文学的更迭。中国人心中的侠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平不平,报恩仇,快意江湖;而这其中掩藏着的是,中国政治的不公平和市井之民的欲诉无门,还有就是中国人人性中的嗜杀——这从当前某些人要求对贪官们杀一儆百,食其肉寝其皮中可见一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