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良,潮粵移民之後,齣生於電視宣傳片中那個香港,此後長期滯留。
著有中、英語詩歌/小說集《白瓷》(Porcelain)。
網誌「處決1938!」,見http://oblivion1938.com
評論、創作散見各種報刋,不贅。
編:郭詩詠,喜愛文字、電影。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博士,平日於香港浸會大學教書,另一個身份是《字花》編輯。
代序:王墨林、黃碧雲
《房間》是一名「精神病患」迴溯其十二年服藥生活的「自我診斷」。作者時而冷靜,時而鼓譟,述說由服藥引緻的種種身體變異與情感隔絕,讓一場寧靜災變的遺禍浮齣地錶,為現代精神科「治療」的無效與不人道,立下存照。
《房間》同時是一名「精神病患」的生活筆記。作者從個人卑微的視角 齣發,觀看、感應他人之所願、他人之所待。它既非告解,亦非日記,唯指嚮城市住民勞纍的生活中無以言錶的內心經驗,是由壓抑的零點切入遊離不確、「始於失序、願意迎嚮失序」的書寫。
* 精裝本。收入後記〈---mon semblable,〉;圖文誌〈逾時作廢〉及附錄〈瘋狂與自主〉重新排版;並以象牙色書紙印製。
全書重新校對。
李智良的《房間》長時間被擺放在Kubrick的一角,墨綠色又帶點藍的封面相當的壓抑,當打開書本讀著讀便感覺到作者定必生活得多麼的痛苦,作品裡處處流露出一份真實的情感,愈讀愈發現這個三十多歲的少男心事。一種被忽視、被大眾視覺離棄的群體。最近,有朋友被認定患上抑鬱,...
評分一、 談李智良的《房間》,可以從逃離開始。 他整本書都不斷的對讀者說,他要逃離,至少希望可以離開這個城市。有趣的是,他想要逃離香港,卻又跌入另一個城市︰台北。之所以急欲逃離,是想要擺脫認同,或是拆毀認同。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強調,自己對香港這城市,沒有認同;若...
評分一、 談李智良的《房間》,可以從逃離開始。 他整本書都不斷的對讀者說,他要逃離,至少希望可以離開這個城市。有趣的是,他想要逃離香港,卻又跌入另一個城市︰台北。之所以急欲逃離,是想要擺脫認同,或是拆毀認同。作者一次又一次的強調,自己對香港這城市,沒有認同;若...
評分事隔九年,繼他的第一部作品《白瓷》(1999年)之後,年青作者李智良近日終於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著作《房間》(2008年,由Kubrick與廿九几聯合出版)。《房間》的副題是「作為『精神病患』的政治、欲望或壓抑」,根據該書的官方內容簡介(http://oblivion1938.com/archives/276)﹕ 《...
評分閱讀之必要。
评分閱讀之必要。
评分閱讀之必要。
评分閱讀之必要。
评分閱讀之必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