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著于1873至1877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俄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杰作作品围绕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连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女主人公安娜与青年军官伏伦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故事:一条是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主人公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和吉娣的爱情婚姻生活。
小说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式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各个阶层的家庭生活,并揭露了整个社会的贪婪、欺诈和伪善,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
评分《安娜·卡列宁娜》的第一句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可是,这句话背后至少有两个问题:幸福如何而来?不幸又是如何而来?当我读完托尔斯泰写就的这部巨著时,我心里有了答案。 1. 列文和安娜两条主线 《安娜》一书有两条主线:安娜...
评分每天断断续续地,在网页上读完了《安娜·卡列宁那》。怀着对长久以来对老托的偏见,和对老陀的偏爱,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评论:就小说的艺术而言,老托是胜于老陀的。言之有理。不过有趣的事也在这里,正是由于出色的全局掌控和局部...
评分我坦白,自己这个网名是来自两个安娜的启发。 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卡列宁夫人,一个是契诃夫《脖子上的安娜》里面没有前者出名的安纽达。 两个安娜,就是女人的两种选择。 一个要为了自由和爱情而赴死,一个为了富贵享乐而在现实里堕落,一个死了,一个要活下去。 其实她们都是...
评分电子
评分2009年十几岁的时候买的书,2019年10年后看青少年版本的书 内容没有什么压力 很快就看完了 但此时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人生的思考已经有些领悟。这样的经典作品值得反复把味。这个版本出版社出的书略微简洁。总之还是不错的。
评分电子
评分电子
评分2009年十几岁的时候买的书,2019年10年后看青少年版本的书 内容没有什么压力 很快就看完了 但此时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以及人生的思考已经有些领悟。这样的经典作品值得反复把味。这个版本出版社出的书略微简洁。总之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