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性别评论(第2辑)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性别 家庭 社会学 女性权益 2009
发表于2024-11-05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2辑)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李银河,女,汉族,1952年2月4日出生于北京。197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先后在光明日报社、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工作。1982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做博士后两年,出站后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任副教授,1992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1996年至1977年为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序
本辑编选的是1995~2007年海内外性别研究(使用中文发表)的主要成果。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以来,我国兴起了性别研究的一个小高潮,以性别研究为主题的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因此这个选辑无法避免挂一漏万的命运。
熊秉纯的《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探讨了性别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的价值。论文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向传统的特别看重定量研究方法的社会学研究提出挑战,认为质性的研究方法不仅为经验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而且从认识论上对所谓价值中立的纯客观的知识获取过程提出质疑并另辟蹊径。作者雄心勃勃地提出“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不管她的雄心是否能够实现,至少论文中已经勇敢地提出要摒弃空洞的词汇,要给个案研究一席之地,以及要检视研究者个人因素在研究中所隐含的问题,并且对她的论点作出了有力的论证。
金一虹的《“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一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描述,分析国家动员和行政干预如何影响女性新的劳动角色的形成。在这一历史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女性为一级蓄水池、农民为二级蓄水池的劳动计划调节模式。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劳动分工的“去性别化”,形成女性在多种行业就业、与男性劳动者相融汇混合的特点。“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该文的重点。在这一时期,强有力的政治动员使“去性别化”特点达到顶峰。大庆的“男工女耕”和“铁姑娘”是这一时期推行的两种典型的性别分工模式。文章分析了这两个典型性别分工模式对女性劳动者的影响。调查发现,对被动员的中国妇女来说,新的劳动角色对她们既有正面的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
高小贤的《“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一文的主题,是20世纪50年代陕西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以妇女为主体的劳动竞赛——“银花赛”。论文通过大量的口述实录和文献档案,分析了这场社会动员背后的多种因素,论述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如何与妇女解放的策略交织在一起,如何在推动妇女走向社会劳动的同时,制造并维持了社会性别差异和不平等。
刘伯红和卜卫的《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在我国第一次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电视广告传媒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揭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所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我国电视广告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如果存在性别歧视,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如果存在性别歧视,解构广告以说明这类广告的性质。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我国的电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文章分析了我国性别歧视广告的主要特征,认为其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角色定型。男性的科技专业霸权是角色定型在科技变化和发展时期的特有表现,也是角色定型特点的补充。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现实不符,电视广告没有充分肯定妇女的社会作用和贡献。
余晓敏和潘毅的《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一文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形成的特殊阶级、性别、城乡、族群等社会结果造就了打工妹特殊的主体性。消费革命的到来和消费社会的形成对于打工妹的身份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从中国消费革命的社会现实出发,将主体性社会建构的空间由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探讨了消费革命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分析了新生代打工妹的独特消费模式。文章着重探讨了新生代打工妹的社会身份是如何在国家、资本与社会的合力下,在生产领域被建构成廉价、卑微、次等的“生产主体”,而打工妹们又是怎样在消费领域进行再造,渴望成为自由、平等、有价值、受尊重的“消费主体”,以及这种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是如何相互建构的。
杨善华和柳莉的《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以宁夏Y市郊区巴村为例》一文认为,国家与农民对于村干部选举和村庄的公共事务有着不同的考虑,背后实际上是国家政治和村庄政治的区分。农民对村庄政治关注的直接结果是使农民的日常交往行动带有很强的工具理性色彩,从而使村庄政治与农民的日常生活交融,出现“日常生活政治化”的现象。而且,恰恰是因为村庄政治的存在,农村妇女才可以像男性村民一样,通过日常交往去参与村庄的公共事务并得到村落社区的承认和肯定。文章提出,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去关注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从而发现村庄政治背景下农村妇女公共参与的特点,深化对农村妇女公共参与的认识。
郑丹丹的《无法分隔的公私领域——以下岗女性为例看职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交织关系》,通过对四位下岗女工的分析,揭示出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女性的家庭地位和职业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质疑划分“公领域”和“私领域”的理论,反对将家庭当作一个整体和独立的研究单位,认为家庭中的男性统治是男性权力的一部分。
李树茁和古波塔(Monica Das Gupta)的《性别歧视和婚姻挤压——中国、韩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一文,比较了中国、韩国和印度的家族制度和婚姻体系,考察了导致妇女低下的家庭地位和对女性歧视的原因。文章从家庭相对资源约束的角度,以这三个国家的家庭制度、婚姻体系和1920~1990年社会历史中使家庭受到严重资源约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研究了性别歧视对婚姻市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杨念群的《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缠足”美丑与身体政治》一文,从社会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妇女的缠足习俗以及围绕着这一习俗所展开的种种观念、制度和话语权的争夺,在缠足是美是丑的问题上展开了性别话语与身体政治的激烈论争。妇女在缠足问题上是仅仅作为被动的审美和施虐的客体,还是主动参与的主体?科学话语在反缠足运动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国家控制甚至暴力在反缠足运动中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文章以丰富的史料、文本为依据,重现了缠足与反缠足的历史过程,对这个曾经关系到几乎全体中国女性身体与命运的习俗的演变兴衰过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解说。
唐灿的《性骚扰:城市外来女民工的双重身份与歧视》一文,是对性骚扰问题的一项经验研究报告,意在说明不同国家、地域、阶级、阶层的妇女问题的多样性。文章描述了城市中外来女工所遇到的性骚扰问题,分析了她们因性别身份和就业身份而受到的双重歧视,并揭示了妇女群体内部以地域和阶层为界的利益及地位差异。与西方女性主义将性骚扰归因于不平等的性别制度有所区别,该文作者认为,外来女工性骚扰问题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缺失,以及因就业身份差别而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不平等。
陈兴良的《婚内强奸犯罪化:能与不能——一种法解释学的分析》,并不是一篇以性别问题为主题的论文,但是他所关注的问题是与妇女地位有关的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有没有、能不能和应不应设立婚内强奸罪名?他从法律的角度论证了婚内强奸不能按照现行刑法被认定为强奸罪的理由,并建议对婚内强奸在立法上予以犯罪化认定。
李银河的《女性主义与性工作》一文论述了从女性主义立场应当如何看待性工作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女性主义在卖淫问题上遇到了一个两难窘境:一方面,卖淫现象的存在是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反映,是女性主义力图加以改变的;另一方面,性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女性,她们处于贫困、危险的境地,一味严厉打击的态度又是女性主义从保护这些妇女的生存和工作权利的角度所不敢苟同的。文章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在卖淫问题上的论争,提出了作者认为最符合女性主义原则又最能帮助这个从事特殊行业的弱势群体的解决办法。
程为坤的《西方学术界的中国妇女与性别研究》介绍了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妇女的研究情况。西方学者对中国妇女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80年代,性别研究逐渐取代妇女研究而成为西方学术界的主流。女性主义学者改变了中国妇女传统的牺牲品形象,还原了她们作为历史主人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他们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探讨性、性别及两性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试图找出中国妇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压迫与受歧视的根源。现在的新倾向是,西方学者开始放弃西方中心论和普适性的妇女解放理论,注重在第三世界内部寻找造成妇女受压迫及两性不平等关系的特殊因素。
吴小英的《“他者”的经验和价值——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尝试》一文,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介入社会学的背景,概述了女性主义对社会学传统的批判、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新尝试,并评价了女性主义在当代社会学中的影响。文章的结论是: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仍处于尝试和徘徊的阶段,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在对传统范式的批判上远比在知识重建上做得要好。在获得学术界相对独立地位的同时,学院派女性主义或多或少脱离了现实的政治实践和最终的解放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女性主义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的研究策略:他们既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学者,也不能使研究沦为服务于运动目标的简单工具。所以,在女性主义社会学家中出现的普遍倾向是:强调学科边界的式微和学术边界的式微,在跨学科领域以及跨学术和社会领域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
李银河
2009年3月8日于北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2辑)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