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奥·卜劳恩(e.o.plauen), 原名埃里西·奥赛尔(Erich Ohser),德国著名漫画家。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阿尔多夫附近的翁特盖滕格林村,童年时迁居卜劳恩市。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
1930年10月18日,卜劳恩和他的同学、画家卜尔·班塞尔的女儿玛丽加尔德结婚,1931年,他们的爱子克里斯蒂安出世。《父与子》中父与子的形象,就是取材于画家本人与其爱子克里斯蒂安的形象。
1934年12月,奥塞尔接受《柏林画报》邀请,以卜劳恩笔名开辟了一个连环漫画专栏,开始《父与子》等几个连环漫画的创作,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卜劳恩也因此一举成名。
纳粹在德国掌权后,卜劳恩的政治漫画被禁止发表。1944年3月他和挚友埃里西·克瑙夫被邻居告发,以“反国家言论罪”而遭逮捕。4月6日,在纳粹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处他死刑的前夕,卜劳恩自杀于关押他的牢房。在遗书中,他承担了全部指控,想以此为朋友开脱,给妻子玛丽加尔德的诀别信中他写道:“……我为德国而画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哺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这样,一代幽默大师被万恶的法西斯无情地扼杀了。
卜劳恩的艺术生涯极短暂,作品虽不多,但成就卓著。《父与子》(Vater und Sohn)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一束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连环漫画之一,同时也成了德国幽默、漫画的象征和代表。
早在《父与子》问世的第二年,即被我国著名出版家吴朗西先生引进,在中国出版发行,丰子恺先生欣然为该书做序。《父与子》出版后到了鲁迅先生等人的高度赞誉。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父与子》一直是中国读者最喜闻乐见的连环漫画佳作。
《父与子全集(彩色珍藏版)》主要讲述了:1907年,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迁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Plauen)。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奥塞尔去当了钳工学徒。三年艰辛的学徒生活,并没有削减他对艺术的追求。学徒生涯结束后,他踏上了去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求学之路。1921年~1926年在莱比锡皇家绘画与出版学院的这五年中,前两年奥塞尔边打工边求学。19岁时,奥塞尔的作品首次在卜劳恩市的画展上亮相,获得了高度评价。从此他开始参加各类的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频频出现在报刊上。他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评论家、戏剧家和出版家。1930年10月18日奥塞尔和同学班策尔(Marigard Bantzer)在柏林举行了婚礼。第二年爱子克里斯蒂安(Christian)出世。
很有趣又很有爱的一本漫画书。卜劳恩与父亲和儿子的生活点滴,在大笑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他对父亲的深深思念和对儿子的浓浓爱意。 书中既有对于平凡生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偶获巨额财富后依旧保持本心的生活观,有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而在这所有爆笑捧腹的图画...
评分这本温馨的漫画书是老爸送我的第一本漫画书, 小的时候一遍遍的翻看,那时的自己还不懂事,看不懂书中的故事, 但是看着这简单的篇幅故事,自己怎么也放不下。 之后家里搬家,这本书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漫画笔墨简单,只是父子之间的搞笑趣事, 却温馨感人,父亲与孩子就是应该...
评分《父与子》是世界经典漫画,这版《父与子》装帧精美,着色淡雅,开本大,图也大,一个故事安排在一个跨页上,不用翻着看,而且比别的版本多了不少图,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
评分我喜欢这样的父亲,童心未泯。欺负了儿子的人,他会一边很生气一边帮儿子欺负回来。儿子害怕拔牙他劝说一点都不疼,却转身因医生要拔自己的牙而害怕的哇哇大叫。在树上为儿子记录身高,结果树长的比儿子还快。下棋输了气急败坏的抄起巴掌打儿子屁股,是个输不起的爸爸。孩子需...
评分温馨美好。
评分买的这个封面这个版本的父与子。名作就是名作,今天看完小王子之后紧接着看这部儿时没有机会看完的漫画。非常温馨,感人。那时候人们生活简单,思想也简单,简单的家庭教育,简单却浓烈的亲情之爱。感谢这本书所给我的启示。
评分挺有趣的
评分高中时买了本黑白的,后来因为表弟爱不释手,就拿走了。今年暑假重新买了彩色的,只花十块钱,就买到一屋小孩的快乐,表弟又在我家看得乐呵呵,当然我是不会再给他了。可这么精彩的漫画,我妈竟然要我讲才能看懂,为什么呢……
评分为什么我不笑了。完了 我不幽默了。我只能幽默别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