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器

中国明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郑德坤
出品人:
页数:119
译者:
出版时间:1992-1
价格:2.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08657
丛书系列: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丛书
图书标签:
  • 考古学 
  • 考古 
  • 名物 
  • 郑德坤 
  • 工具书 
  • 人类学 
  • 语言学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据哈佛燕京社1933年1月版影印。

本书论述了从仰韶文化到明清各时期明器的组合状况,风格特征,并从社会生活、宗教文化、工艺技术多方面探讨其成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相关著作甚少。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相关著作甚少。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相关著作甚少。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相关著作甚少。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可以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相关著作甚少。

用户评价

评分

当年发表在《燕京学报》上,笔墨重点在先秦至唐,述及唐代明器时提到“十二支”。作者引述了C. Hentze的“Chinese Tomb Figure”(1928,Goldston)和高延的著作。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在“明器”与“陪葬品”之间以“祭祀器”为标准进行区分。

评分

当年发表在《燕京学报》上,笔墨重点在先秦至唐,述及唐代明器时提到“十二支”。作者引述了C. Hentze的“Chinese Tomb Figure”(1928,Goldston)和高延的著作。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在“明器”与“陪葬品”之间以“祭祀器”为标准进行区分。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似乎还未见有大量此类著作问世。

评分

当年发表在《燕京学报》上,笔墨重点在先秦至唐,述及唐代明器时提到“十二支”。作者引述了C. Hentze的“Chinese Tomb Figure”(1928,Goldston)和高延的著作。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在“明器”与“陪葬品”之间以“祭祀器”为标准进行区分。

评分

这是本国明器研究的开山之作,文献与考古互证,但明器研究着实是需要大量考古证据的,囿于此,本书的一些论点已经过时或者说不确了,学术确实应该是后代超迈前代的。有心人完全做明器的系统研究,就个人所见,目前似乎还未见有大量此类著作问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