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格(John Berger,1926- ),小說傢,畫傢,藝術史傢。1926年齣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役後進入Cen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 in London學習。1948至1955年以教授繪畫為業,曾舉辦個人畫展。 1952年,開始為倫敦的New States man雜誌撰稿,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傢。此後他更有多部藝術專著和小說問世。最近30年,伯格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山民傳統的生活方式令他著迷,並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在西方,約翰•伯格被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評傢、作傢和公共知識分子。《每日電訊報》問:“今日,還有誰能如約翰•伯格一般,這樣深刻地改變瞭我們看待藝術,看待藝術與時間、與景觀、與社會生活呢?”
本書是約翰•伯格的第五部隨筆集,就其囊括的時間跨度、寫作類型、所關注的問題而言,這本文集是最為詳盡的。以他較新近的作品為軸心,本書使我們得以管窺他寫作思想的發展。他為我們展現瞭約翰•伯格身上兩種特質的結閤:定居的耕作者和從遠方來的旅行者。這裏所選擇的文章能夠相當直接地歸屬到幾個標題之下:旅行和移居,夢想,愛情和激情,死亡,作為行為和人工製品的藝術,理論與生産、再生産世界的體力勞動之間的關係。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關於繪畫、詩歌部分的文章寫得很棒,提供瞭一個獨特的思考視角。
评分再一次翻齣這本殺瞭250頁書頭的書是一個月以後。依然是不由自主地嚮前翻到那篇《在斯特拉斯堡的一夜》。“將被愛者想像為自我所不是的所有,意味著兩個相愛的人形成一個整體,在一起,他們能夠成為任何東西,每一個東西。”我突然想起,一年半以前,Julia送我的那本本子上,自己曾經寫下過幾近
评分這個翻譯啊....
评分約翰·伯格說,送給你們一個故事,你們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是因為我們並不完全確定,因為我們對其充滿懷疑。而生命最終隻能用體驗的方式去充盈神秘,豐滿智慧。
评分敬土地者近神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