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什福科(La Rochefoucauld,1613-1680),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生于巴黎一个家世显赫的贵族家庭。早年他对政治有着非同寻常的狂热,晚年不问政治而出入于各种文艺沙龙。拉罗什福科以犀利的洞察力和优美的文字分析人的情绪、激情,追溯人们言行的动机。著有《回忆录》(1662)与《道德箴言录》(1665-1678)两部作品。
《道德箴言录》讲述了:早年的拉罗什福科是“一个流血的政治型人物”,他对政治有着与生俱来的狂热,是以行动来阅读生活这本大书。晚年的他变成了一个沉思的文化型人物,他倾听、交谈、思考,以消化早年丰富阅历的方式来疗伤。他厌倦行动而渴望思考,思考的重要成果便是一本虽薄犹厚的《道德箴言录》,通过对人们行为品质的分析和描述,揭露人们实际上在做什么、想什么。拉罗什福科克服了中庸派的弊端,巧妙地利用了辩证法,在“好”中洞察了“不好”的一面。拉罗什福科的怀疑态度、英雄主义在反对谄媚当中恢复了智者的尊严,他以个人的力量挑战了一个时代。在写作艺术和思考的深度方面,他的确又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
个人推荐指数1星。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格言录,太腹黑,不够积极阳光乐观,就不推荐阅读了。 摘录一下书中语录。 1世人常因软弱而坚强,因怯懦而勇敢。 2大自然巧妙地赋予我们体内器官,让我们幸福;它同时也赐给我们傲慢,让我们感觉不到自身不完美的屈辱。 3当人认为自己正带领...
评分在一切欲念中,我们自己所最不注意到的是惰性;它是一切欲念中最厉害,最阴险的一种,虽然他的暴力并不明显,而为它所破坏的一切也不易发现……借惰性取得安息是心灵所感受的无上乐趣,人每能因此突然放弃最热烈的追求,最坚定的决心。为给这欲念以一种真确的概念,我们必须说...
评分 评分最近,一位朋友归还了借阅一年的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薄薄的淡兰色封面的《道德箴言录》。我一翻,是在2003年4月从当当书店购买的。记得当时很快看完,而且心满意足。 书的侧页这样介绍:“拉罗什福科(1613年-1680年)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德作家。一生作品不多,唯...
评分《道德箴言录》在中国的读者群,那是比不上培根、蒙田、帕斯卡尔、奥勒留这些人的作品的。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大致有三,一是我们的教育中,性善论占据主流,而拉罗什福科对人性的冷嘲热讽让习惯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中国人觉得不舒服;二来这本小册子没有什么规范训条,甚...
毒舌
评分毒舌
评分毒舌
评分毒舌
评分毒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