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所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国语文。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层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与《月宫》《纽约三部曲》并称三大代表作
美国当代小说家保罗•奥斯特风格最强烈的政治寓言
满怀理想的他,终将面对时代的巨兽奋力一搏
美国图书馆学会最佳图书
法国文坛最高荣誉麦迪西文学大奖
“六天前,一名男子在威斯康星州北部的一条公路边将自己炸死……”
这个由彼得•阿伦讲述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他的挚友本杰明•萨克斯。十五年前的一场作品朗读会,让两人结为莫逆之交,并在创作上相互提携。萨克斯拥有令彼得嫉妒的婚姻,拥有令彼得羡慕的智慧。然而一次意外的坠楼事件差点要了萨克斯的命,之后他就失踪了。再次见面时,彼得发现萨克斯就是破坏全美各地自由女神像的“自由幽灵”。现在,彼得必须将导致萨克斯之死的人生线索拼接起来。他惟一的目标,是在案件调查员公布所谓的“真相”报告前,抢先将事实经过讲述出来。
整本书都是由第一人称的“我”来讲述一个相识15年的挚友的故事。 故事中每个出场人物都有一段比较另类的背景经历,在我看来是很难接受的。故事从一开始的爆炸,就让人感到压抑,各种不合常理的关系、背叛,古怪的生活方式。 故事结尾处的一段令我感动: 我望着地上,拼命忍住自...
评分巨兽是文化人的一部自嘲之作,因为再翻江倒海般的心里波澜和伟大的思想都在现实里面变地如此荒诞而可笑。 文化人总是儒雅且想象丰富,另外总是觉得自己在表象的世界中应该显得善良,所以萨克斯小心翼翼地炸毁每一座自由女神像,精确地计算炸弹爆炸的时间,避免伤害到经过的路...
评分我还没读过 给个中平。我觉得枪手很多 本来我是挺相信豆瓣的读书版的。 康德自己都认为,是休谟让康德打破了独断论的迷梦,休谟的怀疑论使得科学的可靠性的基础成了问题,因此,康德便只有迎难而上解决科学知识大厦的可靠性根基问题。 休谟的观点是经验论,经验论在休谟以前...
评分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1715.html 死了,一种肉体的泯灭,有时甚至悄无声息,和一个人有关,如果不在记忆中搜寻线索,那么先前活着的存在也只是一种虚构,如小说一样:“六天前,一名男子在威斯康星洲北部的一条公路边将自己炸死,现场没有目击者,他似乎...
很明显,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保罗奥斯特,我对他作品中所展现的那些稀奇古怪、看上去至少虚幻的生活方式,那些长着奇怪“疤痕”的多少有些孤独的人物,他们都是些我们很少想象出那种连贯现实但似乎又一直存在于我们潜意识之中的某些特有的存在,我对此始终怀有一种莫名的敬意和阅览自己内心蹊径的洞悉之感。不管你们怎样看,我想我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热爱保罗奥斯特的这些作品。
评分真心认为这本写砸了。感觉就是不打草稿,想到哪写到哪,平铺直叙,毫无抑扬顿挫。
评分太罗嗦了……
评分真心认为这本写砸了。感觉就是不打草稿,想到哪写到哪,平铺直叙,毫无抑扬顿挫。
评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