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em

Anthem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安·蘭德是美國當代最有影響的作傢、思想傢和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安·蘭德宣揚極端個人主義精神,是理性利已主義的倡導者,與利他主義和自我犧牲的倫理學形成最為尖銳的對抗。

在美國,她的作品的銷量僅次於《聖經》。

有人說不瞭解安·蘭德就無法理解美國精神。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甲骨文CEO埃裏森都是安·蘭德哲學的擁躉。

出版者:Penguin Classics
作者:Ayn Rand
出品人:
頁數:112
译者:
出版時間:2008-9-4
價格:GBP 6.99
裝幀:Paperback
isbn號碼:978014118961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英文原版 
  • 美國 
  • 小說 
  • AynRand 
  • 美國文學 
  • 哲學 
  • 反集權 
  • 反烏托邦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Equality 7-2521 is a man apart. Since the Great Rebirth it has been a crime in his world to think or act as an individual. Even love is forbidden. Yet, since his childhood in the Home of the Infants, Equality 7-2521 has felt that he is different. When he is sent by the Council of Vocations to work as a road sweeper, he stumbles upon a link to the old world that gives him the spur to break free. First published in England in 1938, Ayn Rand's short dystopian novel crystalises the idea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mpetition that would make her name.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In the book Anthem, Ayn Rand listed a whole pack of words, with which "our brothers" are named - solidarity, equality, fraternity, union, international, collective, democracy, unanimity, alliance, harmony, similarity...Explanations are not necessary, for li...  

評分

在谈论这本书之前,我觉得得先谈一下“偶然”这东西。我和安·兰德的相遇完全基于我的坏心情所导致的读书欲望的膨胀以及我的某种独特的执着所造成的一次搜索。如果用链条来表示就是:坏心情——对于一个人独处的渴望——读书的欲望的燃烧——对小说《中性》的兴趣——在图...  

評分

故事很短,评论寫太多的話,不小心就會超過原文字數。 看過《1984》的人,一定知道這篇小說在說什麼。 在一個文明被摧毀過的後文明時代,人類很容易陷入集體主義的譫妄,抹煞個人的存在,《一個人》的背景設置我覺得很合理。 不知為何,我還想起《羚羊與秧雞》,末世之後的後...  

評分

p16   “但是,如果你真想那样做”——“你”改成“你们”      p52、53   多处的“我”应该改成“我们”,那时还没有寻找到“我”这个词呢      p54   “你们是一个人工作和研究的吗“——把标点“改成——标点”      p65   “农人之家”——...  

評分

欢迎大家加入安.兰德QQ交流群:160566271,本群旨在讨论与交流安兰德思想,无论是支持或反对安兰德思想的朋友我们都欢迎加入,只要大家理性客观的交流,相信我们都有新的收获与分享!欢迎大家加入安.兰德QQ交流群:160566271,本群旨在讨论与交流安兰德思想,无论是支持或反对...  

用戶評價

评分

The pendulum between I and We...ugh.

评分

作者虛構瞭一個“法不允許皆禁止”的世界,這裏集體主義至上,每個人的自稱都是我們,沒有名字,隻有代號,沒有傢庭,沒有愛情。這是一個自我尋找的故事,一個反教條主義的故事。篇幅短小。

评分

The primacy of the individuality

评分

太煽情,不喜。或許有影響到1984?然而依舊不喜

评分

作者虛構瞭一個“法不允許皆禁止”的世界,這裏集體主義至上,每個人的自稱都是我們,沒有名字,隻有代號,沒有傢庭,沒有愛情。這是一個自我尋找的故事,一個反教條主義的故事。篇幅短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