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艾爾邦 (Mitch Albom)
著有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和《再給我一天》,這幾本書售出42種語言的版本在全世界流傳。總計銷售全球超過兩千八百萬冊。這幾本書都改編拍攝成為供電視頻道播放的電影。
本業是新聞記者,後來專職寫作並獲得出版上的成功,現在他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在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並創立了三個慈善組織。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歷經八年探索,暢銷書作者米奇‧艾爾邦深入兩個真實人物的生命,帶給我們一個關於「希望、堅持、認錯與相信」的故事。
故事從一個問題開始:「你願意為我撰寫祭文嗎?」問這問題的人,是米奇小時候參加的猶太教會裡的牧師。這時老牧師已經八十二歲。為此,米奇回到他出生成長的故鄉,踏入一個他曾經知道但被他拋開多年的世界。
與此同時,他在目前居住的城市結識了另一位叫做亨利的基督教牧師。亨利牧師特別關注窮人和遊民,但他曾經由於販毒入罪坐牢。這兩位牧師,一白一黑;一個六十年如一日,而今垂垂老矣,一個曾誤入歧途、歷經滄桑但現在虔誠又熱心;一個謹守宗教儀式、生活規律,另一個則在溫飽邊緣奮鬥。他們帶領的會眾不一樣;他們禱告的方式也不同。
在這一切的不同之中,他們有一個相像之處:他們都是有信仰的人。老猶太牧師,因著信仰而無懼於死亡迫近;黑人基督牧師,倚靠信仰來帶領他和他教會的信眾渡過艱難的每一日。
藉由這兩位上帝信使的故事,米奇與我們一起思索生命的難題:
好人遇到了壞事,該如何面對?
做錯事的人也能重新來過嗎?
什麼叫做原諒?什麼叫做真正的自由?
有可能與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和諧相處嗎?
到底有沒有一個叫做天堂的地方存在?
你可以一面懷疑、還一面相信著什麼嗎?
信仰,真的有辦法帶領人渡過難關嗎?
最後,米奇發現:假如你相信有一個比你自身更大的事物存在,而且你仰賴祂的力量,你將會獲得深刻而踏實的安慰。進入了信仰的世界,你將會發現:人們相像的地方遠遠多於相異之處。
這本書,會碰觸到每個人內心深處那株具有神性的火苗;那是我們被創造出來的時刻,造物主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印記。當我們軟弱、痛苦、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願我們學著放下自己,仰望上天,讓上帝做出更好的安排。
写《相约星期二》的阿尔博姆这次宣讲信仰和信任 转自2010-10-08 都市快报 文:马睿 曾经读过一篇谈电影的中篇,叫《普普通通的愿望》。大意是,现在我们上有IMAX+3D、下有盗版碟无数,中间夹着画质尴尬然而剧情从不缺斤少两的流媒体——但是,1980年代的观影体验却再也得...
评分如果要读这本书,我建议读它的英文原版,因为原版的文字真是太好了,是本书最出彩之处。 书中穿插地讲述了两个人的故事,一个犹太教的拉比,一个基督教的牧师。那个拉比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犹太家庭,受传统的教育,顺利地成为了犹太人的神职人员,并依靠自己的信仰走完一生。那...
评分与作者有相似心态的读者,常常都很无奈。 总容易高看自己一眼,觉得每句话都是在耳边定制的。 我承认最后我哭了。 哭了半天。 这本书穿插着讲了两个人。 一位基督教的牧师、一位犹太教的拉比。 并没有丝丝入扣的结构,只是像两个篇章、两道门、两间屋。 更为严谨完整的是那位...
评分 评分人总是需要信仰的
评分Simple in tune, in writing style. Deep in life significance. Mitch Albom writings are worth reading.
评分有人说,这个世界是可怕的,因为它拥有太多的苦难。但这个世界的可怕,却在于它拥有远比苦难更多的快乐,于是人们开始变得挑剔、贪婪、不满、憎恶、追求、直至绝望。其实,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一颗信念的种子,然后收获知足、心怀感激、感激所有、感激爱,我们就会爱上希望,重新拥有整个世界的快乐。
评分世界就这么安静下来
评分非小说类读物能够带来一份动人的真实,而当这份真实与信仰以及在其中交织的温暖,巧合,思索共同呈现在人面前时,又带来了一份超越记叙本身的奇妙。生活是简单的重复,还是美妙的旅程?人是单一无趣的物种还是在爱和自我中徘徊的独特存在?hav a little faith,hav an an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