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全集(长篇小说)(第3卷):万寿寺(终结版)》讲述了: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口叩并没有写出来。从出生到去世,涵盖王小波一生的照片,李银河独家授权《王小波全集》终结版。
用王二的眼去看长安,用薛蒿的眼去看万寿寺,你会发现一切都讲的通: 这个社会有一套道德规范,满口仁义廉耻,事实上却是既得利益者统治弱小的说辞。 王二曾像薛蒿,是一个浪漫的自由派,有着崇高的理想,放逐自己到蛮夷之地,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长安城。却在自己建造的凤凰寨里...
评分王小波在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万寿寺》中,凭借汪洋恣肆的想象力,通过反虚伪道德论的唯美笔触,构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诗意世界,抒发了他对自我生命的实现与超越的向往和追求。 《万寿寺》的叙述者“我”是北京万寿寺历史研究所里的研究员,撰写有关唐朝时湘西节度使薛...
评分 评分很多人打开王小波的方式,是他的杂文和时代三部曲。我选了这本《万寿寺》,挺冷僻的,估计只有资深王小波粉才看过。倒不是为了特立独行,而是看到作家张佳玮在他的公众号里有评论到,《万寿寺》是二十世纪最好的小说之一。张公子的阅读量是惊人的,能得他如此高评价的作品,凤...
评分乱七八糟、好有趣、
评分我非常喜欢小说的开头,但是不喜欢他在自由派学院派的事上扯来扯去。对结构的尝试很好,但读多了有点厌烦。此外有些片段的描写非常打动人,一如《黄金时代》最初带给我的感动。
评分黑白两色的长安 交错的时空
评分乱七八糟、好有趣、
评分万寿寺里讲薛嵩与红线似乎要穷尽所有可能性,跳脱时空束缚,仿佛做清明梦,遨游于外,以红绿灰蓝为线索辅以感官引导了故事走向,必要时可以将主角推到重塑。两种性格的薛嵩仿佛失忆前后的笔者,现实与小说双线并行,趣味盎然。王小波真的好爱莫迪阿诺,虽说致敬《暗店街》,明里暗里也提了太多次,看来这本书不得不看了。全书最喜欢的一段关于“历史的脐带”。很糙,但很恳切。「所谓老佛爷,不过是个黄脸老婆子。她之所以尊贵,是因为过去有一天有个男人,也就是皇帝本人,拖着一条射过精、疲软的鸡巴从她身上爬开。我们所说的就是历史,这根疲软的鸡巴,就是历史的脐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