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年出生于法国,曾先后就学于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高师,现在索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
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也是现象学的神学转向的主要推动者。
自笛卡儿以降的近代西方哲学,以意识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德格尔的横空出世,则让存在论几乎成为现代哲学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以德里达、勒维纳斯、H·亨利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哲学家,不约而同地以现象学的方法踏上了超越存在论的道路。
马里翁以独特而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以及前者对后者在微观意义上的影响。通过严格的文本学考察,马里翁指出,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做出的突破,被海德格尔正确地理解为“被给予性”。
然而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进行的还原的努力,却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失败的原因,恰在于海德格尔没有认识到“还原越多,给予越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读几本Husserl再来看。
评分精彩纷呈的思想之旅 论证过程错综复杂 最后又柳暗花明 非常喜欢马里翁
评分在这本书中,马里翁开创了不同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第三条还原的道路:呼声的还原。马里翁对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做了精密的比较,以至于让现象学如此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被给予性=还原多少,给予多少作为现象学第四原则为现象学神学得转向奠定了基础,深度无聊很有意思,方老师的翻译很良心。
评分不觉得读懂了,名词越少的地方写的越好,找了英文版对照了一下,希腊的生存体验,拉丁语的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和后经院的民族语言独立和零零碎碎的现代经验的任意,再穿透某些翻译,技术上比较难,思想上的难度不太明显
评分看了心里美汁汁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