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妙笔点评近五六年间所出钟意之书,时见快意笔墨,可算一详细的私人阅读小史,亦足供同好参考。另以钟叔河、陈子善、止庵三位编者为例,细细评说三十年间周作人著译编辑出版故事,意义自不可小觑。最后为数篇民国旧书随笔,趣味洋溢,颇值赏读。
收在此册里的文字,多为关于书的闲话,曰“闲看书”是也。原本自己写作谈书的文章皆为约稿,数小时之内写完交卷,数天之后便见载报端,往往写过便忘,再读则如阅别人所作,自己早不记得。今检阅旧作,有“随伊迷路为看花”之慨。不过谈书的文字好在随兴而发,书里书外信手写来,最能看出个人感受,虽见识高低因人而异,但由此所得的趣味留在文字上总是好事,或者藉这些文字而体味所谈书籍的别样景致也未可知。
关于书,可谈的话题很多,读书人或爱书人都是此间同道,一是对书多有依赖,一是对书多怀情感。此前曾说藏书如藏美,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她身上;书房似闺房,时间和情趣都消磨在这里。对于书,我们尚有许多无法言说的感受,或统如一句话:乐在其中。
己丑正月初三,守于长沙病母身边
在闲心遐思的时候,翻翻这样的小书,在字里行间兴许就能发现与作者相投,都有那么几本心头好的书哦,在扫雪煮茶,汉书下酒的妙趣里幻想吧
评分字里看花书下酒——杨小洲书评读书笔记 大陆爱书人中,杨小洲是文采佳而涉猎广的一员。早前看他收录在《独立书店,你好!》中的文章,就有印象。 《快雪时晴闲看书》一书意趣盎然,文采飞扬,有惊艳之感。如他写董桥:“他那种闲逸心思 终日应对着山情水意,缱绻在青花粉彩之...
评分风格挺像鲁桥的。又带着拍马屁的劲。 看多了会审美疲劳。 是真名士自风流,不需要红袖添香,也不需要往来无白丁,也不需要有风雅好古的收藏癖。那些都是点缀。像汪曾祺笔下的冬心先生。 是真名士自风流。沈从文只收藏一些破瓦烂罐。何必那么形式主义?何必那么玩弄工巧?这类...
评分一团雅气——聊《快雪时晴闲看书》 文/夏桑 因快递未到,使本定要写之书暂且放置。手中无未读之书,遂往图书馆闲逛。平日在校,我的爱好就是逛图书馆。这并非是为了找某本书,而是希望借由缘分,让自己巧遇某书。或许正是这不强求的心境,让我撞见这本杨小舟所写《快雪时晴闲看...
评分薄薄的精致的小册子,拿在手里,喜爱之极。 那天,醒来见到窗外一层新白,薄雪未晴的空气,有着清冷的气息。因为辞了工作,等待父亲接我回家,所以,那个早上是一个充满恬静和隐隐期待的时光。室友们都还在熟睡,客厅寂静,只偶尔听到电器嗡鸣的声音,一个人的阅读,惬意悠闲...
【在 @雨枫书馆 翻书108】杨小洲品读的书,很多也都是俺喜欢的。看他热烘烘的文字,自己心里也暖。作者说起这本书的缘起:“初作此类文章,缘于二〇〇四年八月底在京城得子,身边无人照抚,只有辞却香港文汇出版社之驻京职位,在家中料护雏婴,一些文字便是怀抱幼儿记于纸上,待其熟睡,在整理成篇。迄今已四年过去,得文约三百余篇,皆抱婴所得也。”羡慕。想起曹保印的《月子》。
评分读书很多,见识平平,文章写得有形无神,可惜。
评分開篇寫黃裳 董橋等人很喜歡 作者的文字很精致
评分文字有学周作人的意思,大多颇清简,有时却忽然堆砌起来。总的来说不坏,可惜的是场面话说得太多。多是内容的介绍与风格的评点,少作者深入独特的见解。泛泛的赞美读过去,到底不记得他说了些什么。偶尔有得其神理的地方。
评分一堆关于书的书的读后感,无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