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丽·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
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目前她居住在芝加哥。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初次约会(上)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星期六(亨利二十八岁,克莱尔二十岁)
克莱尔:虽然我周围的一切都是大理石,可是这个阴冷的图书馆,闻上去怎么有股地毯吸尘器的味道?我在访客登记簿上签下“克莱尔·阿布稀尔,一九九一年直月二十六日十一点十五分,于特藏书库”的字样。我从严没有来过这个纽贝雷图书馆,现在我穿过这条幽暗、略有些阴森的入口过道时,一下子兴奋起来,仿佛刚刚梦醒在圣诞节的早晨,整个图书馆就像只装满美丽书籍的大礼盒。电梯缓缓上升,不是很亮,几乎没有声响。到了三楼,我填写了阅读卡申请表,然后走到楼梯上的特藏书库里,我的皮靴后跟在木质地板上啪嗒作响。房间里安静,拥挤,满是坚固沉重的大书桌,桌上是成堆的书,桌边围坐着读书的人们。高耸的窗子,透进芝加哥秋一大早晨明亮的阳光。……
相遇那年,她六岁,他三十六岁;结婚那年,她二十三岁,他三十一岁;离别后再度重逢时,她八十二岁,他四十三岁。
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更加迂回,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的他,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
他以为他在二十八岁时第一次遇到他二十岁的妻子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和克莱尔结婚多年后,亨利却又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童年,而这次遇见的却是六岁的克莱尔。
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会亲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一遍遭遇那些过往,而他却只能旁观、重复品味着那些快乐、悲伤和痛苦。
可是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呢?她被亨利远远抛在了后面,焦急地渴望着爱人能早日回到身边。克莱尔虽然拥有时间,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
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
时间、场所、际遇、死亡都无法让我屈服/ 我最卑微的欲望就是最少的移动。 ...
评分在没看过这书之前,或者说很早很早的时候,我总会想,如果自己能时空旅行会怎么样呢。 我可能会吃着吃着“砰”的一声,低头一看原来回到洪荒时代;可能正参加着球赛,即将破门那一刻出现在1851年的伦敦万博会现场;甚至可能一觉醒来发现睡的地方是乾清宫还是养心...
评分推荐很多同学看这本书。我的书借出去的时候,我在上面随手写了一句话:It's all right right letting you go, as long as you can get yourself back. 看这本书看了很多遍,很多同学看过了,自己去买了书收起来。我看着看着哭了。我爱的人中的一个,那个曾经与我说过再长大...
评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本书,花了许久才读完。并非内容不够吸引人,而是读到上半部结束,两人成婚后,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读下半部。要说为何如此,也许是料到了结局的悲伤而下意识逃避,也许是想如亨利所说那样“让时间永远停在这一刻”,正如童话故事的结尾,“从此王子...
评分最早看到此书,还是刚上豆瓣时,看到豆瓣一哥阿北的书评,当时就处于对一哥同学的崇敬之情和对故事梗概的好奇之心,留下了深刻印象,乃至在季风看到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看到三分之一处时,我还同人推荐说,好看得很,继续往下看时,我就被作者的自言自语摧毁了所有的神...
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也是了解芝加哥、纽贝雷图书馆、朋克和摇滚乐的参考书。
评分优秀
评分虽然描写得十分细腻动人,但仍嫌冗长拖沓。
评分好厚! 终于在室友不厌其烦的电子音乐和让人窒息的专业教室的往返之间看完了它 还是忍不住要说三道四一下。虽然是电影比原著先入为主 但是实在是不喜欢克莱尔和亨利之间交叠着换来换去的第一人称 既然是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何不用克莱尔一个人做第一人称好了。而且 注释又多又麻烦 我不知道作者硬塞进这么多的东西究竟用意何在。尽管如此 却总觉得这本书会在若干年后获得我的首肯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句 "现在天色暗了 我也倦了. 我爱你 永永远远 时间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没有什么是我一定要喜欢的 反正我也无法时间旅行去和未来的我求证。
评分靠,哭惨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