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六院長》內容簡介:陶英惠曾任中研院第五任院長錢思亮、第六任院長吳大猷的秘書主任。多年來,對中研院的院史尤其是曆任院長的檔案及史料有深入細緻的搜集研究,《中研院六院長》以客觀的史傢態度,真實記錄瞭從蔡元培到吳大猷等六位中研院院長的曆史檔案。
“中研院”的学统和道统 刘宜庆 2009年可谓大师凋零的年份,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杨宪益、王世襄相继驾鹤远行,大师级为何越来越稀少?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科技人才中的帅才?中国为何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温家宝...
評分“中研院”的学统和道统 刘宜庆 2009年可谓大师凋零的年份,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杨宪益、王世襄相继驾鹤远行,大师级为何越来越稀少?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科技人才中的帅才?中国为何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温家宝...
評分“中研院”的学统和道统 刘宜庆 2009年可谓大师凋零的年份,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杨宪益、王世襄相继驾鹤远行,大师级为何越来越稀少?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科技人才中的帅才?中国为何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温家宝...
評分“中研院”的学统和道统 刘宜庆 2009年可谓大师凋零的年份,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杨宪益、王世襄相继驾鹤远行,大师级为何越来越稀少?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科技人才中的帅才?中国为何培养不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生前最大的疑问,也是温家宝...
評分该书系台湾学者陶英惠的随笔专著,以“中研院”的六位院长为主题,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以随笔手法撰写的专著。其中部分章节已在《万象》《历史学家茶座》等书刊刊载,该书作者自1964年7月进到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曾担任中研院第五任院长钱思亮、第六任院长吴大猷的秘书。多年来,...
作者身處中研院,得地利之便,擁有詳實史料作支撐,很多掌故藉由作者第一次瞭解。然文中亦多有錶露作者自己的痕跡,很不喜歡。對於各位先賢隻用簡稱,更是彆扭的很。
评分津津有味
评分津津有味
评分文筆一般,掌故頗多。
评分掌故挺多,但對最後兩章關於兩位總乾事的內容就沒什麼興趣瞭,感覺這兩個人都不怎麼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