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王文興老師 七十壽禮
暨獲 2009「國家文藝獎」(文學類):
經典小說《家變》 2009全新精裝改版!
《家變》為王文興耗時七年(1966 ~ 1973)所撰之長篇小說,從中國傳統的父子倫理崩解出發,描寫一個現代知識青年在成長期間所遭遇的精神衝突,檢討家庭和社會的問題,更進一步發掘中國文字的多義性,以形式的創造肯定主題的嚴肅。
從內容到形式,以致整體情節的敘事解構,語言、文字、句法、(標點)符號的大膽創新 ──《家變》自出版以來便廣受海內外學術界的注目,甚至被視為離經叛道的異端:「不道德了…背棄傳統了…文字不通了…尤里席斯了…」,在台灣文壇上爭議不止,愛之者奉為文學瑰寶,厭之者誣為洪水猛獸;並有譽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 100 強」。
王文興
福建福州人,1939 年生,在台灣長大。台北師大附中畢業,入台大外文系,獲文學士學位,為《現代文學》雜誌創辦人之一;留美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小說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擔任小說課程;退休後開設中國古典文學講座,提倡精讀。
一,代际之间的性格传承 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父亲对范晔的各种影响:“另外还更有一些个他的(父亲的)行式留给他了一类更坏更坏的影响,使他不知不觉的也照着样错下了,引得旁的人对他讽笑!譬如他的父亲剥吃香蕉就有一门他自己的特有剥皮法,...
评分看完《背海的人》,熟悉了王文兴的遣词造句,再来看《家变》,异常地轻快顺畅。 据说,出版后不久有许多读者评价:《家变》应该撇开文字不谈,只要看…… 对此,王文兴在新版序言里的回答是:他最期待的那类读者是:买了书,而肯慢慢阅读的读者。…《家变》可以撇开别的不谈,...
评分 评分对于台湾文学一无所知的自己,因为选了一门课而对王文兴产生了兴趣;一直以来想写一本自己的小说的我,因为看了那部王文兴的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而对他产生了一种近乎同类的认识。 也许是单方面的,我总觉得自己跟他很像,某种同类的气息让我对他的生活非常着迷。 那个...
评分无聊至极......
评分豆瓣上没有我读的那个版本,正文后附的采访更加有意思。家变,家是什么,它在人这短短几十年扮演着什么角色,这本书讲的很清楚。读到动情眼泪就掉下来了。有很多相似的感受和记忆。做人啊,真冷漠啊。
评分人有自动修补功能,对那些细微的伤害龃龉摩擦用景深给模糊掉,尤其当时光冲刷,那些小打小闹业已成为被省略的细节,如此人才能相处共存,依靠着【羁绊】生活下去,否则【他人即地狱】。而一旦将这些事无巨细地刻画下来,读来便怵目惊心,仅有的温情一闪而过,瞬间淹没在无穷的怨怼、痛恨、厌恶中,而这些竟然出自一个儿子对于父亲,可想而知当年王文兴写下这些的时候是掀起了多么的风浪,要知道【父子之道】可谓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石,不是以大事件,而就是用这样的水滴石穿,竟可以聚齐如此大的力量,不可谓不惊叹。王文兴对于文字的捶打已经到达一个【魔法师】的高度了!
评分中文小说必读……
评分字音與字義的延伸,鏡頭推動與拼接,時間多層發展,數個小劇場相互連接,我輩苦苦演習各種手法,早在30年前被王文興使用殆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