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视界

心的视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柯锡杰,1929年出生于台南,1959年赴日本学习摄影。1960年代移居美国纽约,是少数能在美国商业摄影界获得肯定的亚裔摄影师之一。1979年开创了造型简洁、风格独特的“心象摄影”,开辟了极简主义新摄影风格,以罕见的技术精准度和美感直觉,传达出文学“诗的意境”和美学“画的质感”。1980年代返台。1994年世界知名的纽约汉默画廊为其举办摄影展,这是该画廊成立70年来首度展出摄影作品。2000年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台湾地区首次举行的摄影作品拍卖会上,柯锡杰的代表作《等待维纳斯》以该项目最高价拍出,创造了台湾地区摄影界的新纪录。同年获得吴三连奖基金会艺术类摄影奖。现定居于台北淡水。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柯锡杰
出品人:
页数:16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0-1
价格:3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4521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柯锡杰 
  • 美学 
  • 艺术 
  • 台湾 
  • photography 
  • 影像 
  • 画册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被誉为“华人摄影第一人”的摄影大师柯锡杰先生的“摄影+文字”作品。作者看似随意写来的随笔文字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摄影大师关于摄影、关于人生、关于艺术的思考,传授了他的经验,并阐释了他的心灵感悟。在人生、摄影艺术二者相互辉映、内在和谐统一的文字与图片中,在为我们呈现摄影大师的精彩作品的同时,也展现了其精彩的人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大多摄影书都是讲技巧讲器材讲理论的,象心的视界这样的随笔性质的书似乎不多。 一本好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告诉了读者什么东西,而在于让读者透过书本去思考更多东西,很显然,这本书做到了。看了两遍了。还想再看,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了。  

评分

简单说两句。其实我对摄影这门技术兼艺术都还不熟悉,希望借由看书来获得提升与进步。 在买这本书之前,我不太了解柯锡杰所谓“华人摄影第一人”的地位,总之买到了就看。这本书涵盖了他一生从事摄影的不同阶段心得,和不同阶段的艺术风格。 老实说照片还是很棒的,有很多非...  

评分

偶然翻阅到这本书,打开,翻了几页,就不愿再放下。 以前知道台湾有个阮义忠老师,摄影、写书都很棒。但没想到柯锡杰老师的照片、文采一样让我感动。 柯老师的人生历练,我学不来,但他在书中完完整整剖析给我们看的人生态度、摄影美学,已经够我咀嚼、回味良久。 书中有段...  

评分

《心的视界-柯锡杰的摄影美学》 柯锡杰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 如果用眼睛看是一种“框”,成都一个名叫曾循的艺术家曾经做过的一个行为艺术,就是这种“框”;用心去体会就是一种“宽”,台湾这个名叫柯锡杰的摄影家所做的,就是这种“宽”。柯锡杰是台...  

用户评价

评分

柯锡杰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因此也难于成为一个文字上的诗人。他对于个人经历的讲述是有趣的,但是一旦触及对于摄影的阐释,柯的文字开始飘散,流于虚无。这不是柯的问题,而是一个摄影与摄影批评的常见悖论。柯是一个一流的感受家,而臻于化境的感性却是极端自私的体验,卡尔维诺式的分享是最佳方法之一,不过将这种可能性扣到一个摄影家头上却依旧是不公平的。当看到柯于1979年在希腊拍摄的《等待维纳斯》的时候,他讲了很多话,我却感受到一个缄默的柯锡杰的魔力。这幅作品将我的眼神抽走,如珍珠般洒在爱琴海之上,这种网状的视线赋予了这种眼神以“找寻”,这是一种对时间、空间的凝滞的消解,这种体验将一种类似于诗、却远没有到达诗的文字打散,归于尘埃。

评分

很好的一本摄影学习书籍,摄影,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敏感的心和对美的把握。

评分

照片四星,文字一星。作者丝毫不谦逊且时刻以为自己是最牛逼的,屡屡把自己的作品提升到某种境界。。。

评分

1,内容无需精读,大体扫一眼知主题词即可知道是不是自己要的东西;2,艺术家都一样,很自恋;3,我觉得此人很自私随性有点色;4,要说极简风格,我觉得我也是,而且不逊色大师水准。

评分

柯锡杰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因此也难于成为一个文字上的诗人。他对于个人经历的讲述是有趣的,但是一旦触及对于摄影的阐释,柯的文字开始飘散,流于虚无。这不是柯的问题,而是一个摄影与摄影批评的常见悖论。柯是一个一流的感受家,而臻于化境的感性却是极端自私的体验,卡尔维诺式的分享是最佳方法之一,不过将这种可能性扣到一个摄影家头上却依旧是不公平的。当看到柯于1979年在希腊拍摄的《等待维纳斯》的时候,他讲了很多话,我却感受到一个缄默的柯锡杰的魔力。这幅作品将我的眼神抽走,如珍珠般洒在爱琴海之上,这种网状的视线赋予了这种眼神以“找寻”,这是一种对时间、空间的凝滞的消解,这种体验将一种类似于诗、却远没有到达诗的文字打散,归于尘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