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作家,其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十三种,今仅存《崔莺莺待月两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大王歌舞丽春堂》、《韩采云丝竹英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五种。其中《西厢记》被誉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与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宋金时代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这些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第一次看西厢记的时候,还是在高中,不是完整的,只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个段落,想想当时还真是年少无知,只是觉得里面的句子唯美到仿佛让人醉倒在春风里,其他再无别的。但当时我一同桌对西厢记是爱到骨髓里的,他说这是古今中外最美的爱情故事,风景美,故事美,莺莺美,词美...
评分“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狌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来晓寺情。 ”男人四十的元微之写着酸酸的诗,回忆年少风流。假如我是元微之,我一定会这般写道:天空尚未亮透,微微透着点光,远处传来钟声,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忆到二十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早晨,在那所古...
评分[01] 崔鶯鶯之前已有婚約,而且是近親,她母親鄭太的侄子鄭恆,不知道是不是三代之内...由於父親的亡故(後面細説),到了普救寺。 張君瑞,就是俗稱的張生,叫張珙,字君瑞。像無數萍水相逢的兩道彗星一樣,交會在寺中的西廂房中。他遇到了她,她看見了他。然後...(後面詳說...
评分读完王实甫的《西厢记》后不经意翻了翻附录中元稹的《会真记》,那个被定性为爱情悲剧,那个戴上封建妇女悲哀高帽的“传奇”。 喜欢《会真记》完全起因于故事被考究为元稹个人的一段往事。据说创作《会真记》那一年,元稹才二十五岁。在此之前,我对其一无所知,即...
评分1、某日忽从架上抽出《西厢记》,呵呵,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上了,其间竟有种种妙处。读罢掩卷,所感恰如张生于禅房成就好事后,月下一声长叹“畅奇哉,浑身通泰”。 原本西游记只看到孙悟空被唐僧收编,三国翻过小人书,水浒看的是电视剧,红楼梦倒认真读过3回。第1回...
我能说这玩意儿在我这儿看真的是淫词艳曲,我肯定不让我小孩小小年纪看它。相比之下,更爱《牡丹亭》,艺术性更强。
评分初三读的。怎么觉得都忘记了。
评分初三读的。怎么觉得都忘记了。
评分那鸟╮(╯▽╰)╭并不黄啊,还是大团圆结局,喜欢。
评分“《西厢记》文辞的确很美,只怕莺莺看了会落泪。”因为王朔的这句话记住了这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