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一介书人。
几十年编书,做书,为他人做嫁衣裳。
曾在京城出版界声名赫赫,却突然间告别皇城,回归江南故里。
寂寞编杂志的同时,在《收获》开辟专栏——“重返1976”,影响颇大。
三年后,遂成此书。
曰:这不是编故事,而是写历史。我义不容辞。
三十年前,一份伪造的“总理遗言”震惊了中国;三十年后,涉案人员现身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又将如何看待这件令他们付出了青春、爱情、家庭等惨痛代价的“总理遗言”案?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三十年前轰动全国的“总理遗言”案进行了追忆和记述,作者根据亲身经历以及对史料的抢救和挖掘,分析破译了那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谜团,客观、公正、全面地呈现了事件真相,尽述了那个时代这一案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的复杂。
导读:
当我哥哥从关了十八个月的京城监狱放出来后,有一些媒体想采访他。我哥一概拒绝采访,他对媒体说的那句话我至今都没有忘记:二十年内我们谁都不要说这个事情。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白云苍狗,世事沧桑,当亲历那个轰动全国的惊天大案的当事人开始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可以灰飞烟灭,而有些事情却无法留存空白。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应该让它留下痕迹,二十年内不能说的事情,三十年后应该可以说了。
历史是一条长河,有些年份因其发生的重要事件而被赋予了历史意义,成为了这条长河上的航标。1976年,对于中国现代史来说,就是一座非常重要的航标。1976年,粉碎“四人帮”,从此中国开启了以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无论我们是讨论中国革命史,还是讨论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史...
评分袁敏写这部《重返1976》,在潜意识上,一定直接发端于1976年那个初春。突如其来与“总理遗言”案的惨痛牵连,从此笼罩着她家的所有人。以二十来岁年轻女性的敏感感受了这一切,袁敏诉诸于笔端就是早晚的事了。三十多年以后,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读袁敏笔下的种种,依然会让人后背...
评分最近,看着的是两本书。一本是莫言的《蛙》,另一本是袁敏的《重返1976》。两本都关于中国。对于我来说,我从来不太懂历史,虽有兴趣却没有细着去阅读,总与历史没有深的接触。两本书中一本是过去是现在必定还是未来,而另一本则只有过去,是我完全不了解、没有听说的过...
评分 评分那时候在市图书馆借到这本书,一些情节有印象最近常常想起来,可是书名记不全。现在终于在豆瓣马克到了。
评分38年前的几个年青人几个家庭惊心动魄的尘封命运,与国家的历史紧紧相关,是如此不幸,又是幸运,至少还可凭吊亲历的记忆。
评分38年前的几个年青人几个家庭惊心动魄的尘封命运,与国家的历史紧紧相关,是如此不幸,又是幸运,至少还可凭吊亲历的记忆。
评分比小说还有意思
评分38年前的几个年青人几个家庭惊心动魄的尘封命运,与国家的历史紧紧相关,是如此不幸,又是幸运,至少还可凭吊亲历的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