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学看香港社会

从人类学看香港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华德英,即史提芬莫礼士夫人,英国人。1919年生。曾在剑桥大学组成学院攻读历史学,1940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42年又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文凭。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及非洲黄金海岸教学。战后在伦敦经济学院研习社会人类学,1949获人类学硕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居留香港,主要兴趣在研究香港及海外华人、粤剧等,她经常在香港及东南亚作实地调查,香港西贡的溶西洲更是她的主要实地研究场所。196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1978年再度应邀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教授。1982年任满离港。期间还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1983年病逝。

出版者:大学出版印务公司
作者:(英)华德英
出品人:
页数:231
译者:冯承聪编译
出版时间:1985-1
价格:16.5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96270691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香港 
  • 华德英 
  • 社会学 
  • 香港研究 
  • 历史人类学 
  • 社会学|人类学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女。即史提芬莫礼士夫人。英国人。1919年生。曾在剑桥大学组成学院攻读历史学,1940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42年又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文凭。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及非洲黄金海岸教学。战后在伦敦经济学院研习社会人类学,1949获人类学硕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居留香港,主要兴...

评分

女。即史提芬莫礼士夫人。英国人。1919年生。曾在剑桥大学组成学院攻读历史学,1940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42年又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文凭。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及非洲黄金海岸教学。战后在伦敦经济学院研习社会人类学,1949获人类学硕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居留香港,主要兴...

评分

女。即史提芬莫礼士夫人。英国人。1919年生。曾在剑桥大学组成学院攻读历史学,1940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42年又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文凭。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及非洲黄金海岸教学。战后在伦敦经济学院研习社会人类学,1949获人类学硕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居留香港,主要兴...

评分

女。即史提芬莫礼士夫人。英国人。1919年生。曾在剑桥大学组成学院攻读历史学,1940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42年又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文凭。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及非洲黄金海岸教学。战后在伦敦经济学院研习社会人类学,1949获人类学硕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居留香港,主要兴...

评分

女。即史提芬莫礼士夫人。英国人。1919年生。曾在剑桥大学组成学院攻读历史学,1940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42年又获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文凭。二次大战期间在英国及非洲黄金海岸教学。战后在伦敦经济学院研习社会人类学,1949获人类学硕士学位。从1950年开始居留香港,主要兴...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說華德英教授對科老頭,對華南學派真的很大,現在還是用著她的模型理論來看問題吖!

评分

模型理论固然精彩,但最有意思的是通过戏剧和儿童教育来尝试解答模型里的观念怎么建构在人的心中:昨天和今天在读粤剧、伶人的文章时刚好看到《戏棚》的预告片,看来戏剧确实是以前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我却只能从纸面上想象那种重要性,很希望能尽快欣赏《戏棚》这部片子和实地去香港看一看神功戏;在教育方面印象最深是关于女性所谓“早熟”的一小部分论述,华德英没有展开,但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自由恋爱的今天很多人往往把“女生早熟”与感情关系和人际关系捆绑,至少在我的观察里这是伪命题,我也非常讨厌这种观点,如果能把“女生早熟”与社会经济和家庭结构等结合起来思考和讨论,应该能更好理解性别和女性本身。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关于借贷的章节,给我一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感觉。估计以后这本书会常翻,希望常读常新。

评分

不得不說華德英教授對科老頭,對華南學派真的很大,現在還是用著她的模型理論來看問題吖!

评分

模型理论固然精彩,但最有意思的是通过戏剧和儿童教育来尝试解答模型里的观念怎么建构在人的心中:昨天和今天在读粤剧、伶人的文章时刚好看到《戏棚》的预告片,看来戏剧确实是以前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我却只能从纸面上想象那种重要性,很希望能尽快欣赏《戏棚》这部片子和实地去香港看一看神功戏;在教育方面印象最深是关于女性所谓“早熟”的一小部分论述,华德英没有展开,但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自由恋爱的今天很多人往往把“女生早熟”与感情关系和人际关系捆绑,至少在我的观察里这是伪命题,我也非常讨厌这种观点,如果能把“女生早熟”与社会经济和家庭结构等结合起来思考和讨论,应该能更好理解性别和女性本身。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关于借贷的章节,给我一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感觉。估计以后这本书会常翻,希望常读常新。

评分

模型理论固然精彩,但最有意思的是通过戏剧和儿童教育来尝试解答模型里的观念怎么建构在人的心中:昨天和今天在读粤剧、伶人的文章时刚好看到《戏棚》的预告片,看来戏剧确实是以前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我却只能从纸面上想象那种重要性,很希望能尽快欣赏《戏棚》这部片子和实地去香港看一看神功戏;在教育方面印象最深是关于女性所谓“早熟”的一小部分论述,华德英没有展开,但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自由恋爱的今天很多人往往把“女生早熟”与感情关系和人际关系捆绑,至少在我的观察里这是伪命题,我也非常讨厌这种观点,如果能把“女生早熟”与社会经济和家庭结构等结合起来思考和讨论,应该能更好理解性别和女性本身。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关于借贷的章节,给我一种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感觉。估计以后这本书会常翻,希望常读常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