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
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生于东京一官僚家庭,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1968年组织右翼团体“盾之会”,自任队长,鼓吹复活军国主义,1970年剖腹自杀。艺术上崇尚唯美主义,作品力求词藻华丽,工于古典笔法。主要作品有《爱的饥渴》、《禁色》、《假面具的自白》、《金阁寺》、《忧国》、《丰饶之海》,剧本《火宅》、《鹿鸣馆》,戏剧集《近代能乐集》等。
《金阁寺》取材于1950年金阁寺僧徒林养贤放火烧掉金阁寺的真实事件。据林养贤说他的犯罪动机是对金阁寺的美的嫉妒。《金阁寺》发表后大受好评,获第八届读卖文学奖。
三岛要在《金阁寺》中描述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这在他看来似乎用一般的真善美方程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他一向追求倒错美学,于是将金阁寺僧徒的思想和行为作艺术上的提升。他要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中创造“死与颓废”的美,构筑自己独特的美学世界。总之,三岛由纪夫驱笔写《金阁寺》,就是以金阁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性的关系。
我每年都会重读一遍《金阁寺》。 《金阁寺》是我看的第一部三岛的作品,大学时读的唐月梅的译本。受当时的流行哲学影响,我读了很多类似哲学类的小说。所谓哲学类的小说,就是不是单纯的叙事,而是夹叙夹议的,抒发作者观点的小说。昆德拉的书都是这样的。这样的手法流行于现...
评分总的来说,每一种中文译本都有不少问题。其中林少华翻译的青岛版有好几个误译(如开篇第二段主角父亲在他人恳求下出家,竟误为「由于他本人再三请求」),但却比较忠实原文;而大家经常称赞的台湾星光版,反倒「二次创作」的倾向最明显。 (有趣的是,林少华翻译的大陆版村上...
评分《金閣寺》: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 三島由紀夫認為作家不能擺脫作品的世界而存活。1970年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可以說是一場有預謀的、輝煌的自殺。而這自殺行為關係至三島作品或其人生中三個重要的關鍵詞:毀滅、美、男性。而前兩者無疑是《金閣寺》的重要主題...
评分沟口对金阁纵火,就是艺术家对美复仇。 1. 少年沟口因为“美”这种颇有些虚无主义的问题就可以决心和金阁一起殉情,不论怎么想,他也不是个单纯清爽的寺院小沙弥,无论怎么想他都太怪异了。三岛为这小说做了最精细的调查,把事件的外表还原到了完美的程度,包括鹿苑寺相关的种...
评分南泉和尚原本是比众人更加看清了猫的美啊。就是因为看的清,内心比众人更被这种美所烦扰,所以忍受着强大的痛苦,无以为解决之道,只能举刀斩之。斩了猫,断去了烦根,毁了不合时宜的美,从物质形态上将其消除。这多么可爱的小猫,人人爱它,它最终毁于我之手,它将在精神上与...
喜欢《潮骚》里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美;不能完全读懂《金阁寺》,不以为憾。
评分可以感受到那种气氛,作恶的人性也许是自然的?或者问题在于中日文化差别太大?总之我数次差点读不下去。心理描写很多且略艰涩,逻辑又很怪。只有气氛是足够的。
评分读的林少华的翻译,不知是我不够丧还是他的翻译个人艺术加工太多,我不太get到为那丑陋内心“辩护”的美感的实质……我就是觉得他堕入毁灭是因为他没守住底线懦弱卑鄙一次又一次地推卸责任放任自己的人性恶而不知善为何物。。不知为何读这些特别丧的文学总是无法共情
评分朦胧记忆中的……啊,不对。
评分金阁寺的美就像一个无底深渊,吞噬我所有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