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生于上海,上世纪60年代末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下乡时开始小说写作。1978年起在《中国青年》杂志做记者、编辑。1983年起在《人民文学》小说编辑室做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学》推出刘索拉、阿城、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大批作家。1993年起任《爱乐》杂志主编。1995年起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至今。编著大型古典音乐工具书《音乐圣经》,著有散文集《有关品质》。
《有关品质》的原始目的,就是逼迫自己读书——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希望通过读书,来消解对岁月飞逝的恐惧。之所以确定以“品质”为名,是期望能每周不懈怠持之以恒地积累分辨质地的能力,通过叠加累积,保持自己重心向下,以不致于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里,轻浮在光怪陆离之中。因目的就是逼迫自己读书,所以严格说,这个专栏就是每周逼迫自己完成的一篇读书笔记。之所以要不断变换领域,是为摆脱惰性,使自己能时时清醒意识到自己之无知无能。知识之海洋太浩瀚无涯,而我们惯于以惰性满足已知的自以为是。只有时刻警惕自己的无知无能,才能鼓荡起自己的求知欲,每周求知,每日求知,其实也只能在茫茫大海里照亮极小极小的一块领域。
喜欢这本书最初是因为它的作者,现在越发的喜欢是因为散布在书中的音乐评论文字。不管是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它们就那样散布在那儿,诱惑着我随时去翻找那些著名的音乐。 大学时候,因为艺术院校的缘故,我也和一些懂古典的人走的很近,还去听过很多音乐会。最佩服的一哥...
评分喜欢这本书最初是因为它的作者,现在越发的喜欢是因为散布在书中的音乐评论文字。不管是看得懂的看不懂的,它们就那样散布在那儿,诱惑着我随时去翻找那些著名的音乐。 大学时候,因为艺术院校的缘故,我也和一些懂古典的人走的很近,还去听过很多音乐会。最佩服的一哥...
评分长久以来,“品质”是一个被滥用的词汇。日常语文里,用到“品质”的场合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用来形容一种生活的腔调。这个词汇在伪小资和忧郁放荡盛行的年代里,被棉布衬衣蕾丝内衣以及星巴克等词汇所标的。另一是指品格,人生观一类。在这本书的封底,作者写道:“每个人的一...
评分考据是说学问。 而感慨是心灵之尖。 还是喜欢有点愤怒或者调侃的文风。 至少,我们,还不老。
评分原来一直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追看朱伟的文章,读到本书后,感到许久未曾见面的老友再次重逢,十分亲切。尤其喜欢此书中和《考吃》一书中关于美食的文字。
朱伟有两下子,三联主编不是白当的!
评分看着比较累,特别是古典音乐和N多的外国人名。
评分雨枫,只读了品人的部分
评分三联出品,必有保证
评分朱伟有两下子,三联主编不是白当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