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倉天心(Kakuzo Okakura)
原名岡倉覺三,1863年生於日本橫濱一個商人之傢。七歲起同時接受漢學與英語教育,十六歲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受到其師Fenollosa啓發而對保存與發揚日本傳統藝術及美學不遺餘力。曾任日本美術學校的籌建者、校長,創立日本美術院,去職後遊曆於印度與中國,最後任職於波士頓美術館東方美術部門,其著作《茶之書》、《東洋的理想》與《日本的覺醒》即寫於這段時間。天心自幼學習外語,因其典雅動人之英文寫作,三種著作皆於美國和英國齣版,影響20世紀之初西方人對日本的印象可謂非常深遠。
岡倉天心在20世紀初旅英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瞭荒謬的想法及誤解,因此相繼用英文寫下《東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1903)、《日本的覺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書》(The Book of Tea,1906)被並稱為岡倉天心的“英文三部麯”,前一部刊行於倫敦,後兩部刊行於紐約。
三部作品中,《茶之書》的影響最大,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等多種譯本,並入選美國中學教科書。該書在為岡倉天心贏得世界性聲譽的同時,也嚮西方世界譜寫瞭一麯意味深遠的以“茶道”為主題的“高山流水”。
“茶道”為日本傳統美學之精髓,作者文筆清雅雋永,蘊藏文人氣息,帶領讀者一窺日本古典美學的世界。
《茶之書》能引發中國讀者思考的地方應不隻這些……我們可以欣賞日本茶道的美,我們可以共同品味藝術殿堂裏的人類思想與藝術的精華,然而,當岡倉天心滿懷深情的守護“大和之心”時,難道我們不也應當好好守護我們的“中華之心”?
——“岡倉天心研究”著名專傢、學者 蔡春華
岡倉天心的《茶之書》,把世俗形下的飲饌之事,提升到空靈美妙的哲學高度,甚至視為安身立命的終極信仰。
——颱灣作傢 蔡珠兒
《茶之書》,是使日本文化走嚮世界的書,能讓日本人以及東方人認識自己的文化。
——日本文化觀察傢 李長聲
作者冈仓天心,译者谷意,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译者的真实姓名,还是笔名,但是单是这两名字,倒是很符合茶之书的名字,有点装,却恰如其处。 虽然这本书是谈茶,文字却绝不是静若止水,闲淡闲淡那种,倒像以前的大儒士,他是有学识的,但世俗眼光儒士必须谦虚的,尽是收敛...
評分这本书不管是从信、达、雅哪个方面都很好,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的最好的中文译本之一。 北京社这一套大师小讲系列,遣词用句都是明白晓畅,不用生僻词,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有普及经典的意思。所以这本书既做到了通俗易懂,翻译精准,文采方面也是可圈可点。 北...
評分又逢雨季。整个中国都湿漉漉的,从缠绵不去的阴霾回到家中,如果有那么一壶清茶可以拿来小口小口地啜饮驱走潮气,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其实无论风雪阴雨种种变幻,能够在安静处煮水饮茶,品茗时喑然不语思忖些内心事,或者压根不存旁支念想大脑放空一片空白……我在读《茶之...
評分原文硬伤很多,大概因为作者风格太过浪漫而天马行空,在考据方面反而做得不够严谨,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据说当初冈仓天心身在美国,是因为加德纳夫人的请求而写了这本书,身边仅有的资料是一本《茶经》。相比之下翻译非常强大,而且能看出相当的工夫和诚意,对我而言译注比正...
評分又逢雨季。整个中国都湿漉漉的,从缠绵不去的阴霾回到家中,如果有那么一壶清茶可以拿来小口小口地啜饮驱走潮气,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其实无论风雪阴雨种种变幻,能够在安静处煮水饮茶,品茗时喑然不语思忖些内心事,或者压根不存旁支念想大脑放空一片空白……我在读《茶之...
論述雖有牽強,但藝術之心確濃,日式茶是貴族之茶
评分茶心,翻譯得真是美,一查原來是颱灣人
评分論述雖有牽強,但藝術之心確濃,日式茶是貴族之茶
评分晚近的中國人來說,喝茶不過是喝個味道。與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並無牽連。國傢長久以來的苦難,已經奪走瞭他們探索生命意義的熱情。
评分內容有趣,硬傷太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