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作家,制片人。
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之后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攻读国际关系,毕业后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导演的首部纪录片《半边天》讲述一家四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获得瑞典“环球南北电视大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参与制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大奖。由她拍摄、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以及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片《秦始皇》《长城》《魅力中国》等在西方引起普遍关注。
2006年6月,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带领摄制组在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与八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一年,拍摄制作了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该片2008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播出后,迅速被加拿大、德国、芬兰、西班牙、阿根廷、南非等近二十个国家电视台订购,并将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地方台播出。
拍摄之余,也从事写作。2000年,她独身一人,从西安出发,沿着玄奘的足迹,走过中亚,走遍整个印度,用英文创作了史诗般的《万里无云》,图书被翻译成中文和另外8种语言。 2005年,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又以一年时间重走长征路,写出震惊西方的《长征》。在执导《西藏一年》中,将片中八位人物的故事记录下来,是为本书。图书于2008年3月在英国和同名电视纪录片同步推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去年就看完了那个6集的纪录片,Emule上有英文版下载,Youtube上也有在线可看,CCTV播放的中文版据说每一集剪掉了大概5,6分钟。anyway,片子非常好,尤其是背景音乐,内容,比偶之前看那些所谓的影视XX学电影好N多吖。网上盛传的评论是,这个纪录片得到了tibet issue掐架双方的...
评分这里既不是想象中的香格里拉,也不是等待拯救的蛮荒之地。 以普通藏族人的生活为背景,细微入手。纪录片都不应加入个人感情,特别是拍摄自然,动物时,肯定会碰到凶残的互相厮杀,但这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拍摄者不能救助弱者,否则强者反而处于弱势。但这部纪录片拍的对象是...
评分读书的习惯,在过程中随手写下几笔,不成文,无厘头。 一 佛说,众生平等,是告诉我们看世界的方法。然而言易行难,我们的视角往往随着我们的心而发生偏差:因为敬畏而仰视,因为无知而俯视……于是,在失真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人性扭曲、...
评分这本书从序言就很吸引人。从序言里看得出,作者是一位有思想又敢于行动的女性,单单可以自如的运用英语写作这点,就让我为她加分许多。在下雨的公车上,我开始读,没两天便读完了。本书像是她拍摄《西藏一年》纪录片的拍摄笔记,有她的见闻、幕后故事、对西藏文化的观察、对宗...
评分一直向往西藏,却从未下定决心去出发. 在短途旅行的大巴上,读着这本书,不觉泪流满面. 这本不是一本悲伤的书. 只是作为藏族文化的局外人,我们总是愚昧的自大,尝试用自己的'先进文化'去批判他们的一切.总以为自己的高人一等.总以为我们是在拯救他们. 我们是否能够学会don't judge,...
深入西藏探討了各個階層的不同生活宗教文化,有著太多的獨特性也有令人親切的代入感,加深了對西藏一定的認識,雖然某些隱藏著不得直談或根深柢固的思想可能影響了我對此書(或作者)定位的考量,但總的來說是一部很精彩的西藏入門書藉
评分作者在西藏江孜的一年,是日常生活的一年。她不接触敏感话题,也不追问当地习俗,常常三思而退,以免触及忌讳。她的敬畏之心控制了好奇心,最终为她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和友谊。朋友数,斯疏矣,距离产生理解。这种调查方式或让读者觉得不尽兴,但起码呈现了一个80%真实的江孜。我想民族融合的过程除了扶助、教化与威慑,更需要这种有距离的敬畏之心。
评分几家人一年的记录。西藏,风土人情跃然纸上。不像《消失的地平线》里的那样,是真真实实的西藏。
评分喜欢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调与真实的生活
评分深入西藏探討了各個階層的不同生活宗教文化,有著太多的獨特性也有令人親切的代入感,加深了對西藏一定的認識,雖然某些隱藏著不得直談或根深柢固的思想可能影響了我對此書(或作者)定位的考量,但總的來說是一部很精彩的西藏入門書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