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波斯曼 Neil Postman
美國傑出的社會觀察家
曾任紐約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院長
麥克魯漢後最具洞察力的媒介環境學派領袖
著有《童年的消逝》、《娛樂至死》等暢銷書
「科技發展」有如人定勝天,只要有科技,所有事物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波斯曼擔心的是人在運用科技改變事物的同時,也被技術制約,成為科技的奴隸。
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電腦、電視、手機等科技產物的日子,就如同我們忘記過往諸多思想家在簡陋的物質環境中可以完成至今影響深遠的作品。
作者不反對科技,但是擔心人們運用科技的同時,卻忘記了科技的負作用影響!
本書特色
「科技發展」有如人定勝天,只要有科技,所有事物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波斯曼擔心的是人在運用科技改變事物的同時,也被技術制約,成為科技的奴隸。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電腦、電視、手機等科技產物的日子,就如同我們忘記過往諸多思想家在簡陋的物質環境中可以完成至今影響深遠的作品。作者不反對科技,但是擔心人們運用科技的同時,卻忘記了科技的負作用影響!
这本书是尼尔波斯曼作为媒介环境学纽约学派学者的三部曲之一,另两本是《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读完这本书的序之后我就觉得对这本书兴趣不太大了,因为实在是太悲观了。不过,出于把媒介环境学的相关著作都尽可能涉猎一遍的初衷,还是把这本书看完了。 书中主要是三个观...
评分一位我喜欢的歌手在自己的博客上说:所谓微博就是你3点25分在你家的厨房放了个屁,只要你想让大家知道就可以办到。他说自己怀念BP机的时代,而现在的时代是大马戏团的时代。 或许更多的人更倾向于相信,微博可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因为微博给了每个人同样的话语权,更有利于...
评分在“媒介批评三部曲”的前两部中,电视媒体是波兹曼论点的箭丛直指的靶心。如果从第三本《技术垄断》的高峰回望前两本著作,我们可以说他只是在电视的磨刀石上小试牛刀而已。 有人说,这本书之所以取了个故作耸人听闻的名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乃是为了矫枉过正...
评分(原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尼尔·波兹曼(1931—2003)的几部重要作品虽说都是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但读他的书,人们的一种典型的反应是“波兹曼是时代的先知”。至今依然年销14万册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波兹曼最成功的作品。它的一个令人过目不忘之处,在于它朗朗上口...
评分1、“你会问:如果我能够随心所欲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孩子的声音,如果我能够尽快知道我的朋友经过艰苦的长途旅行已经平安抵达目的地,难道我不会为此而更加快乐吗?难道这不是明白无误的幸福吗?医学成就使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使产妇感染的危险大大减少,而且使文明人的寿命明显...
中國出版業的壞毛病:譯者寫序。然而,在翻譯這件事情上,譯者本應該是中立的,至少他的觀點不應該出現在譯作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林少華的那些篇序。這裡還有的一個問題是,關於McLuhan是否是科技決定論者,何道寬的解釋是立不住腳的;相比之下,楊智明老師一陣見血——McLuhan對媒介的定義從來都不僅限於於科技。
评分中國出版業的壞毛病:譯者寫序。然而,在翻譯這件事情上,譯者本應該是中立的,至少他的觀點不應該出現在譯作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林少華的那些篇序。這裡還有的一個問題是,關於McLuhan是否是科技決定論者,何道寬的解釋是立不住腳的;相比之下,楊智明老師一陣見血——McLuhan對媒介的定義從來都不僅限於於科技。
评分中國出版業的壞毛病:譯者寫序。然而,在翻譯這件事情上,譯者本應該是中立的,至少他的觀點不應該出現在譯作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林少華的那些篇序。這裡還有的一個問題是,關於McLuhan是否是科技決定論者,何道寬的解釋是立不住腳的;相比之下,楊智明老師一陣見血——McLuhan對媒介的定義從來都不僅限於於科技。
评分中國出版業的壞毛病:譯者寫序。然而,在翻譯這件事情上,譯者本應該是中立的,至少他的觀點不應該出現在譯作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林少華的那些篇序。這裡還有的一個問題是,關於McLuhan是否是科技決定論者,何道寬的解釋是立不住腳的;相比之下,楊智明老師一陣見血——McLuhan對媒介的定義從來都不僅限於於科技。
评分中國出版業的壞毛病:譯者寫序。然而,在翻譯這件事情上,譯者本應該是中立的,至少他的觀點不應該出現在譯作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林少華的那些篇序。這裡還有的一個問題是,關於McLuhan是否是科技決定論者,何道寬的解釋是立不住腳的;相比之下,楊智明老師一陣見血——McLuhan對媒介的定義從來都不僅限於於科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