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

野火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龙应台,近年来常驻三个地址:香港沙湾径二十五号滨于海,台北仰德大道白云山庄藏于山,金华街月涵堂隐于市。写作教书兼成立基金会推动全球意识之余,最流连爱做之事,就是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个人的摄影课。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龙应台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5
价格:2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4557
丛书系列:龙应台作品精选
图书标签:
  • 龙应台 
  • 杂文 
  • 台湾 
  • 社会 
  • 随笔 
  • 文化 
  • 台湾文学 
  • 人文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就是龙应台在《野火集》中批判的那类人,那种不关心政治走向,不关心世界形势的人。基本上,我从不看报纸的国际版,最多也就是瞄一下标题。除非是那些国际花边新闻,比如世界银行行长出席会议露出了袜子上的破洞,这样的新闻我才会多看两眼,并且记住了。并且,台湾问题我也...  

评分

我就是龙应台在《野火集》中批判的那类人,那种不关心政治走向,不关心世界形势的人。基本上,我从不看报纸的国际版,最多也就是瞄一下标题。除非是那些国际花边新闻,比如世界银行行长出席会议露出了袜子上的破洞,这样的新闻我才会多看两眼,并且记住了。并且,台湾问题我也...  

评分

一些摘抄: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为了家"是个很管用的口实、有了它可以做出一切"自我""利己"的弊情而不会令人生气,因为顾家的爸爸就是好爸爸,不管他在外面如何不守公共秩序,如何见死不救,如何为了赚钱而贪赃枉法,瞒上欺下。而顾家的妈妈必定是好妈妈,不管她平日如何喜...  

评分

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本书,每每这时就无比讨厌豆瓣的五星。 当然还是值得推荐的。不填评价等级就不能评价了么? 这本1984年发表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文字,在那个尚未解禁,将要解禁的台湾,引发了一场“运动”,而我,在2009年龙应台《目送》的读者见面会上买了《野火...  

评分

我就是龙应台在《野火集》中批判的那类人,那种不关心政治走向,不关心世界形势的人。基本上,我从不看报纸的国际版,最多也就是瞄一下标题。除非是那些国际花边新闻,比如世界银行行长出席会议露出了袜子上的破洞,这样的新闻我才会多看两眼,并且记住了。并且,台湾问题我也...  

用户评价

评分

龙应台的变化,应该是她对台湾和华人社会这些年来的一个反省。她可能认识到当一个社会迈向文明时,它所追求的价值并不随着威权的倒掉而自动到来。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的实现,还需要很多东西,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准备,民众的认识和知识能力,文化的成熟等等。相反,如果这些因素准备不足,最后得到的很可能会是我们所追求的反面。她这些年的文章,多多少少都有些这样的影子在后面,因此她并不是没有锐气,而是想得更深了。

评分

龙应台的变化,应该是她对台湾和华人社会这些年来的一个反省。她可能认识到当一个社会迈向文明时,它所追求的价值并不随着威权的倒掉而自动到来。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的实现,还需要很多东西,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准备,民众的认识和知识能力,文化的成熟等等。相反,如果这些因素准备不足,最后得到的很可能会是我们所追求的反面。她这些年的文章,多多少少都有些这样的影子在后面,因此她并不是没有锐气,而是想得更深了。

评分

作为台湾最敢说话的作家之一,龙应台的文字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戳痛无所谓的台湾人,也戳痛自己热爱台湾这片热土的心。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乡爱得如此赤忱,才能有那样痛彻心扉的体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本书不是情绪的堆积,也不是抱怨的集合体,更不鼓动民众与政府唱反调的反动文字,而是一本跳出历史和空间区域审视民众的民主性,以及政府政治体制的合理性的文字,像是自我拷问,也像是同历史对话。她在发问,也在回答,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从那些陈述的事实中,从那些感情饱满的文字间,从民众热情四溢的回信里,从台湾街头巷尾传递的话语里,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渴望民主和自由的呼声。野火是龙应台燃起的这个时代的符号,一直燃烧了二十年,恰是因此,才会有今时今日台湾岛内的一片祥和气息,才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不因失败气馁。

评分

20年前的台湾很像如今的中国 可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威权机器 20年台湾的变化和龙应台本人的变化都很值得玩味和思考

评分

龙应台的变化,应该是她对台湾和华人社会这些年来的一个反省。她可能认识到当一个社会迈向文明时,它所追求的价值并不随着威权的倒掉而自动到来。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的实现,还需要很多东西,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准备,民众的认识和知识能力,文化的成熟等等。相反,如果这些因素准备不足,最后得到的很可能会是我们所追求的反面。她这些年的文章,多多少少都有些这样的影子在后面,因此她并不是没有锐气,而是想得更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