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斯謨,1466—1536,文藝復興時期荷蘭人文主義思想傢和神學傢,他試圖使古代的經文復興,恢復基於《聖經》的樸素的基督教信仰,對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響。伊拉斯謨整理翻譯瞭《聖經·新約全書》新拉丁文版和希臘文版。他創作的作品有《愚人頌》、《基督教戰士手冊》和《論兒童的教養》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風格,使得他的文字韆載之下讀來依然生動鮮活,入木三分。
摘自《文汇报》 作者:云也退 有两把刷子的人往往会养成说反话的习惯,寓贬于褒,并且自信这种习惯可以培育到炉火纯青,雅俗共赏,经得起任何场合下任何智商的人的检验。爱说反话的作者通常都会自以为得计,一边写着一边就在想象读者的反应,不拍案叫绝,怎么也得哑然失...
評分似乎《愚人颂》版本都快绝了,而一些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名著,诸如《坎特伯雷故事集》《巨人传》都快已经在成人世界消失了。不过确实讲真,如果缺少了研究的线索和理由,也缺少了世界名著的头衔,这样的文体和世代背景的相隔,纯粹无功利去阅读的话对于现代人很难契合得上的。 1 ...
評分对这种外国人名一直觉得拗口和无感。但是对于这本书却是一直有所耳闻。关于这本书,别人说了太多了。读完后感觉和老子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的“愚”与“无为”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细细品之,虽然讽刺的是中世纪的环境,但是与当下社会现象相比,依稀有似曾相识之感。今有...
評分摘自《文汇报》 作者:云也退 有两把刷子的人往往会养成说反话的习惯,寓贬于褒,并且自信这种习惯可以培育到炉火纯青,雅俗共赏,经得起任何场合下任何智商的人的检验。爱说反话的作者通常都会自以为得计,一边写着一边就在想象读者的反应,不拍案叫绝,怎么也得哑然失...
評分15、16世纪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有《愚人颂》名世。《愚人颂》托言于“愚夫人”,以第一人称对行将转入近世的中世纪晚期的世态世象,特别是对基督教的最高权威罗马教廷,板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同时对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满怀同情、大唱赞歌。“愚人”一词的希腊语M...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